美感教育

焦點課程
課程引導學生通過藝術作品觀察臺灣景觀,了解城市演進與文化,並以地方元素創作人孔蓋藝術,提升美感與校園認同。
本課程希望將環保議題與美感課程相結合,藉由結合STEAM跨域課程之進行,賦予廢棄物環保再生之美感,找到新生命!
引導學生觀察並記錄自己或同學上外堂課時書籍、物品的攜帶方式及問題(觀察/發現),透過實驗記錄,思考「承載→牢固(易帶)→美感」的歷程,共同討論出方便攜帶、易於收納、合於美感的新包裝型態(運用、整合的歷程)—「助帶物」設計。
由安妮新聞第10期中「基本情緒圖鑑」作為開端,並搭配文章與繪本《發光的樹》進行閱讀理解與創作。
學生能夠理解,版面構成中,造型設計、文字資訊等架構層次的視覺美感
藝術生活
此堂課安排在藝術生活課 -「攝影賞析」單元中的第一堂,先請學生觀看<安妮新聞>的封 面,試著比較與一般新聞報紙頭版的差異;接著,透過閱讀世界新聞攝影重要作品,讓 學生感受如何透過影像說故事、傳達觀點,並提高學生對國際議題的關注。
燈亮,請上台-戲劇排練
藉由安妮新聞第三期p6-7<童話、傳說與它們的產地>作為「劇本研究」單元中的文本閱讀教材材。以個人閱讀、小組討論及分享各自喜歡的童話故事腳色與劇情,搭配五個線索聯想力訓練,以小組為單位,選定童話或傳說加以重組、改編為3-5幕的故事,人物腳色創作,則展示於本校川堂世界地圖,各小組改編故事分享後選擇一個,撰寫成劇本,並製作排練本,開啟後續各單元課程進行。
不一樣的閱讀課
此系列安妮新聞課程選在閱讀課進行,希望促進學生能接觸更多閱讀題材,廣泛閱讀。一開始選擇和學生生活經驗較相符的文本,配合不同班級的特性選擇第一期太空探索中的文本<2020 東京奧運來了>和第三期地球中的<地震學家如何為大地震做準備>,透過文本和影片,以閱讀、 提問、討論的方式進行此課程。
我的秘密基地
從安妮新聞第三期當中一篇「來蓋秘密基地吧」作為出發,讓孩子使用簡單的廢材、紙角鋼、樹枝等多媒材,讓孩子們各自組成建築團隊,從建築設計的討論開始,到圖稿完成、選材、成品組立,一步步合作去完成他們的秘密基地,並且將成品用自己的語言,介紹給全班同學,讓大家共同分享心中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