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磚」屬杯墊

核心概念
  • 構成構面的美感
  • 合宜的構成構面
  • 具有秩序性、數學性的構成美感
美感知能
  • 能作簡易的紙張裁切之手操作的部分
  • 對各種幾何與有機造型在國小階段有初步認識
  • 能夠體察與歸納花磚的構成原則
  • 發現色彩構成比例之不同

課程概說

美感課程從初階的美感構面練習開始,體察生活的視覺元素,從桌遊發現台灣傳統花磚的圖騰設計,進而去思考美感構面-「構成」的美學,一方面利用美感工具動手操作的方式去實驗與思考,另一方面,更是以台灣的傳統花磚美學發想台灣傳統美學的文化傳承之歷史意義。美感學習不只是抽象的情感形容詞,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實踐,故將台灣傳統花磚圖騰的四方連續與二方連續之數理概念,配合七年級部編課本之核心概念-美的原理,運用至色紙與色彩構成的版面練習當中,進而發現構成元素的美感,最後以這些構成圖騰設計成客製化吸水杯墊,透過這些文創設計,將傳統花磚的圖像構成形式進行保存與創新,期望能觸發學生對於自身文化的省思。

 預期美感成果

美感課程從初階的美感構面練習並體察生活的視覺元素,學生藉由桌遊認識台灣傳統花磚的圖騰設計,並以加深加廣的方式動手操作構成KIT,發想與類化到生活周遭的元素,在介紹台灣的傳統花磚美學更是以文化傳承角度,讓學生思考於現代化的地球村,自身文化如何去保留與創新,最後以花磚的構成發想到文創的吸水杯點設計,同時也讓學生思考花磚內涵。

教師課後省思

本學期美感課程「磚」屬杯墊實施在七年級,面對七年級剛進入國中,恰好能夠以美的原則帶入具有美感的構成樣式的規律性,利用生活當中的咖哩定食色塊的安排,讓學生思考實用與功能性的咖哩構成畫面,在操作過程當中,學生對於生活物件的熟悉,引起強烈的創作欲,接著利用這股熱潮用反覆與規律的色紙拼貼讓孩子學習到具有秩序性的美感構成,從中歸納出美感的應用,而在這美感課程中最主要的文化意涵面希望帶入傳統工藝-花磚,讓孩子反思傳統文化的消逝,然而花磚的構成巧思雖學生一時難以達到充滿反覆與秩序的美感,但也藉由前述活動,了解具有美感的構圖其實是有挑戰性的,最後則是進入電腦教室上機,然因學校硬體不足以及上課時間稍嫌短暫,故在上機的時候還是有學生不熟悉電腦使用方式,以至於部分杯墊還有可改進的空間,但這次的電腦繪圖課程也提供孩子另一種創作的可能,期待我們往後有更多進步的空間。

 

課程規劃
  • 01
    構成「有」感

    定義構成-群體的所有成員透過位置關係所展現出來的整體訊息。再從生活當中體察構成的例子。

  • 02
    構成有可能

    構成的基礎練習,利用構成KIT做基本練習,並觀察各組的構成成果

  • 03
    構成的類比

    從生活經驗連結,以咖哩套餐為例依據自身經驗與觀念選出可以代表四樣內容物的紙卡,在黑色底板上進行構成練習。

  • 04
    「磚」屬的秩序性

    從前課程的構成練習,進而認識傳統工藝-花磚之美。

  • 05
    「構」美的秩序性

    利用繪圖軟體練習構成的秩序性。

  • 06
    「磚」屬杯墊

    電腦操作-杯墊的構成排版。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