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綠•印記—便當袋圖案設計

核心概念
  • 構成構面的美感
  • 構成的秩序之美感
美感知能
  • 空間的運用和適當的留空
  • 構成能使畫面產生多元組合
  • 將美感在生活上實際應用體驗

課程概說

將學校及與學校相鄰公園的豐富的植物生態與美感構面的構成做結合,透過馬克杯的設計,去發想體驗生活的美感課題。利用校園裡植物的葉子做為觀察物件,看自然界植物葉脈對稱的美感,再使用不同樹種的葉子,以秩序和構成做練習主題,抽離色彩只純粹運用構成的秩序之美。最後用葉子當素材,實踐構成的美學,引導學生藉由秩序的「重複單一」以及「整齊與韻律」、對稱和主從關係,排列出構成的秩序美。

美感預期成果

原教案為桃園市立楊明國民中學張素菁老師的課程。原教案的教學步驟很有層次,從前導課程的公民美學說起,到說明秩序如何在創作中運用,接著進行構成的主題課程,透過自然植物的描繪、組合、再排列,不僅深化了學生對自然植物的深化及觀察,更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了解構成的原理,並且透過便當袋的創作與生活做更深的連結。因此學生不只對美感構面有更深的了解,並且也能跟生活美感更切合。
這次選擇此教案,修正後配合本校的跨領域校本課程,期待學生在加入了「構成」構面的學習,讓此跨領域課程與生活美感有更深的連結,也在學習過程中強化了美感的感知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此次帶學生使用photocap編輯軟體進行構成練習,學生普遍感到有興趣,因著工具的方便性,學生更願意嘗試操作,看學生在操作時,將一個一個圖層、物件仔細地調整大小及角度、位置等,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投入及專注。

課程規劃
  • 01
    介紹構成秩序之美、建立構成概念

    從生活中觀察重複單一&整齊與韻律,練習有秩序的knolling排列。

  • 02
    練習重複、單一、整齊與韻律、對稱、平衡、主從關係的排列方式

    欣賞範例照片,了解重複、單一、整齊與韻律、對稱、平衡、主從關係的排列方式,採集落葉,進行初步排列的練習,並在紙上畫出六種不同構成方式。

  • 03
    運用透明片,用奇異畫出二到三種葉子的形狀及葉脈

    運用透明片,用奇異畫出二到三種葉子的形狀及葉脈。

  • 04
    以電腦繪圖的方式進行葉子圖案的構成練習(一)

    以電腦繪圖的方式進行葉子圖案的構成練習。

  • 05
    以電腦繪圖的方式進行葉子圖案的構成練習(二)

    承接上堂課程。

  • 06
    課程總結與回饋

    展示全班設計的圖案,同學觀看及討論。

郭育君
臺南市立崇明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 臺南市立崇明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