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預期成果
藉由小組合作創作的歷程,學習溝通與分工,並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互相學習也能夠自我省思。
透過課堂討論,能在探討美的定義時,有更多想像;在質感體驗搭配練習中,產生設計思維。
能對自己的作品有榮譽心、責任感,進而延展到生活之中,能自發性的執行行動。
能透過同理心產生多元的美感包容。
教師課後省思
關於課程活動設計,在請學生描述質感形容時,會因本身形容語彙詞庫不夠豐富,無法完整表達觸覺感受與內心想法,因此改進於後面的課程,先發下各種形容詞彙的補充表,讓學生可以讓心裡的感受與口語表達同步實現。
教學材料部分,本次是以網路搜尋模特兒與服裝版型,挑選輪廓線條品質好,且服裝設計有多層次變化為主。因學生在學習「簡化」版型較為容易,若是給予一件式的服裝版型,學生在嘗試「添加」多重質感搭配上則較不容易成功。
本課程實施完成後,針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課堂狀況,教學觀察與反思如下:此課程設計與實施確能使學生對於平常所見且習以為常的生活物件產生關注,並願意思考各種「為什麼?」為什麼學校的制服和運動服材質不一樣?為什麼不同質感的布料穿在身上有不一樣的視覺效果?為什麼西裝可以有俐落的線條與造形?……等,打破對固有物的習慣框架,對生活有感,進而重視美感營造。
-
01引發關係:茫茫布海,觸感遊戲
茫茫布海,觸感遊戲:請學生觸摸黑箱裡的布料,同組學生猜測、對應黑板上的樣品布。師生討論質感感受、用途,並發下各組請學生裁減至學習單,補述自己的感覺。
-
02開啟美感副本:伸展台上的質感遊戲
茫茫布海,觸感遊戲:請學生觸摸黑箱裡的布料,同組學生猜測、對應黑板上的樣品布。師生討論質感感受、用途,並發下各組請學生裁減至學習單,補述自己的感覺。
-
03紙上談兵:謀劃一場質感時裝秀
紙上談兵:謀劃一場質感時裝秀。將舞台拉回到學校門口的新海路上,配合隨機抽取的題目組合,如:「秋天+厚重感」,思考合宜的服裝質感,將草圖與創作概念記錄下來。
-
04指尖神技I:挑選合目的性的布料,剪裁實作。
師生討論設計草圖的執行性與發展可能,依據設計圖挑選合目的性的布料,剪裁實作紙板人型服飾。
-
05指尖神技II:剪裁實作,細節修飾。
持續上周的剪裁實作,進行細節修飾。
-
06慧心獨具:完成作品與欣賞回饋,並討論延伸運用的方向
完成作品與欣賞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