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在本課程中,以活動設計引導學生發現結構之美為目標,了解生活中的器物或建築,其美感可能正來自於結構,體會「美又好用的東西必有來自結構的努力」。雖然結構理論上是一種理性且攸關功能的設計,但如同高第的建築之所以動人,正是結構美學。本課程將使用幾種紙張來練習,適當的結構設計能讓平面的紙張產生空間與硬度等質性上的改變,因此在這個單元習作中規定最多使用三張教師提供的八開紙張,運用摺紙或是剪貼組合等手法,使其成為一個能夠盛裝6顆柳橙(或是其他重量形狀相當的水果),能方便拿取、順利搬移而不會 滾落、崩塌的容器。也藉此體認現實的生活中,設計者往往要考量限制條件(如成本預算、材料、尺寸)進行設計,挑戰了設計者的創意,也讓美感成為產品增加價值的重要功臣。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認識何謂結構與結構的類型
  2. 能運用結構解決功能問題
  3. 發現並感受結構的美感
  4. 從理性的思考功能,進而轉化成情意的結構美學
  5. 能認同好設計的不僅是解決問題,更應具有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美感構面中的結構單元是我第二次在竹中藝術生活教學單元中實施,大致上的進行方式沒有太多的改變,但是因為學生有看過學長們的作品,使得學弟們在創作作品的造型和結構技巧上,會想要有更多變化,也許是一種良性循環,但也更該思考造型上的變化與結構之間的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