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菓子的四時物語

核心概念
  • 能覺察自然色彩的豐富和細膩變化。
  • 能表達自然色彩的意象及感受連結。
  • 能運用合宜的配色法則進行創作。
美感知能
  • 能養成日常關注自然色彩的習慣。
  • 能說出環境自然色彩中各種和諧的配色。

課程概說

鄰近學校的「潭雅神綠園道」是由舊鐵道神岡支線改建的單車步道,四季各有不同風貌,春季有櫻花、夏天有黃金雨阿勃勒、入秋後是飄落的楓葉,冬天有滿地休耕的油菜花、波斯菊,號稱全台最美自行車道之一。本課程設計以「色彩」為教學核心主軸,藉由課程讓學生更親近自身的居住環境,引導學生走出戶外,打開全身的感官,用好奇的雙眼觀察四季變化、用鼻子嗅聞節氣味道、用心領受大自然的百變風華。
以色票觀察、探索綠園道的植物色彩,分析與紀錄色彩細緻的變化,感受自然中豐富的顏色及四季變化之美,找出屬於潭雅神綠園道的四季色票。從收集回來的色彩資料庫進行調色練習,感受色彩深淺變化,並引導學生表達出色彩帶給自身不同的感覺和意象。再透過和菓子製作,讓學生將觀察到的色彩進行搭配,呈現不同季節的甜點新樣貌,進而培養對色彩的感知能力與色彩美學。

美感預期成果

期待學生透過探索自然環境、觀察四季變化,發覺生活中的色彩美學,理解色彩對心理與視覺的影響,啟發對美的想像。

教師課後省思

  1. 第一堂課漫步綠園道的詩意,需要到學校附近的潭雅神綠園道觀察,美術課一週一節課上課時間是不足夠的,因此需要調課或搭配早修或午休來進行課程。
  2. 課程最後的和菓子製作也需要安排至少兩節以上的連堂,如果還要擺設茶席加上場地回復,則需要連三節時間較為充裕。
課程規劃
  • 01
    觀察大自然環境色彩

    漫步綠園道的詩意
    以綠園道為探索場域,自在地漫步、觀察,透由開啟全身感官,感受氣溫、濕度、季節微細的變化。引導學生使用色票進行觀察、分析比對,蒐集各樣貌的色彩,最後由小組討論並建立屬於潭雅神綠園道的四季色票資料庫。

  • 02
    分析大自然環境色彩

    潭雅神綠園道的四季色彩
    從收集、建立的色彩資料庫,進行調色練習,並透由色彩深淺變化,小組紀錄色彩所呈現不同的感覺和意象。並以完成的色卡來搭配組合,了解四季色彩中的調和與強調配色。

  • 03
    認識24節氣色彩美學

    24節氣色彩美學
    介紹二十四節氣所包含的氣候、動物、植物、農事、風俗、養生等內容,由小組自行創作出「二十四節氣自然色彩圖譜」。理解二十四節氣中每個節氣都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配色,不同節氣對應不同氣候的變化,也有不同的個性與表達方式。

  • 04
    了解和菓子文化意涵

    和菓子的前世今生
    日本和菓子追求不僅是口味、更講究形式、色彩、寓意,甚至要與大自然的節氣、物候相互呼應。引導學生品味和菓子典故,了解文化內涵,認識和菓子分類。

  • 05
    傳達和菓子四季色彩

    和菓子的四時物語
    認識和菓子的基本原料、道具、技法與裝飾。從24節氣中汲取靈感,將四季色彩轉換成和菓子創作,以不同比例、不同色彩搭配,組合出獨特的四季配色方案。

  • 06
    運用擺盤塑造出和菓子之美

    用心款待的和菓子
    小組擺設茶席,選擇合宜的器皿與茶飲,在茶香中享用和菓子,感受和菓子帶來的季節感。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