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引導學生提升對結構及場域美感的敏銳度,從學校中的角落開始,探索在空間中所具備的美感,讓學生將生活中所能帶來的美感感受內化,透過美感教育得以讓身邊原本平淡無奇的物件透過石膏、環氧樹脂與木料的運用 轉化為 更 具美感的 生活物件,最終將學生 將 各組學習成果進行展場整體規劃的佈置與製作,期望學生仍能感受到藉由美感教育過程中整齊與秩序的存在所帶來的美感體驗。
美感預期成果
- 學生能觀察並發現校園環境中存在的構成美感 。
- 學生能將構成模組樣本進行和諧有秩序的排列 。
- 學生能運用構造來進行結構概念的練習。
- 學生能應用構成、構造及結構的複合概念,創作出具美感的集體創作作品。
教師課後省思
經過一學期的美術選修,我很對於當初選擇美街選修的我必須說聲謝謝,是這個決定讓我感受到學習並非那麼枯燥,學習也可以是有趣的、豐富的,雖然在製作聖誕樹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些許困雞,例如最上面的燈球不亮之類的,但最終也被一一克服,也順利的完成了聖誕樹。能有這樣的結果也要感謝老師及同學們的共同努力,大家能一起製作即完成這樣的成果是一件非常美好且充滿回憶的事情。
- 01美感角落收集
校園裡能夠發現具美感的角落嗎?可以使用哪些發法紀錄它當下的美感?有辦法復刻或創造新的美感空間嗎?
- 02美感實驗家
嘗試尋找日常生活期間,具代表性的材料或物件,如:考卷 、 課本 、 制服 、 書包 等,製作簡易材料 資料庫。探討如何利用美感概念將不同的材料進行組合創作的可能性。
- 03美感環氧師
學習及嘗試調配環氧樹酯,進行固化練習。環氧樹酯針對不同的材質與特殊造型的物件,可以 分別需要使用哪些技巧來進行組裝與加工?在集體創作過程中,討論不同的構造間與結構強度 的關係。
- 04美感的正心之光
小組討論如何藉由點線面及構成概念,利用環氧樹酯透光的特性,來對生活中的物件進行再設計的集 體創作,分組報告並選出最具美感及可行性最高的組別設計構想,作為創作藍圖。
- 05美感生產力大爆發
透過小組的分享與溝通,讓班上所有同學都能先進行分工合作來協助作品的創作,並能將完成後的作品各部零件在規劃好的空間中進行組裝及加工。
- 06正心的美感日常
依據展場環境及作品的樣貌進行微調,討論是否增加夜間的燈光,讓展場的環境規劃能更完整地呈現作品中所 展出的正心生活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