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個人在110-1 美感六大構面中曾執行質感構造為主題的《光·隅·構》美感課程。探討如何善用自然光線,經由美感構造方式,讓透明的夢幻聖誕小夜燈作品與不鏽鋼欄杆結合,成為一個「光·隅·構」裝置美感作品。 經過二年後,此次於八年級階段學生執行。再次挑戰「構造課程」,將之前課程再作延伸。 適逢本校於十二月辦理二十周年校慶,學生已完成以綠色為主色的「構成 聖誕小夜燈作品」。課程中設定層層「任務」來思考方形寶特瓶彼此固定、堆疊的接合構造,感受「部位—外觀—細節」的構造美感關係。在製作的過程中,選取合於美感的的接合方式,設計能符合「好組、好疊、有美感」,方瓶和數字20結合成立體構造的「光·隅·構2 .0 」裝置藝術作品。
美感預期成果
- 合宜的構造美感。
- 提升自我表現力。
- 團隊合作。
教師課後省思
- 課程順序流暢:以「設計思考」為課程架構,每個階段都有清楚的學習表現。
- 主色調能統一:以綠色系為主色調,讓光線的穿透後的顏色更明顯。
- 縮短測試階段:構造探究階段,經由不同的任務,找到邏輯空間佳的學生以及手藝佳適合綁水
晶繩的學生,增加學生成就感。 - 有效工作分配:減少測試階段,部分學生對課程參與度意願度太低。
- 有效運用經費:在有限經費下,能有效的控管材料運用。
課程規劃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