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簡介

●物件構造的尺度美感,生活中的美感觀察:
臺灣是喜歡在窗戶加上鐵窗的國家,早期的手造花窗千姿百態到工業化時代的模組鋁門窗,說明產業的變遷與對生活的不同思維,所以讓學生透過觀察生活環境的窗戶柵欄來反思生活美學,運用比例的概念來看欄杆的構成要素,但課程最終希望是臺灣未來開窗就能直接看向藍天,而不用柵欄遮擋視線的美好啟許。所以在設計練習中,讓學生把柵欄意象導入生活器物使用,轉化觀察與實際運用美感構面,學生學習美感構面「比例」,藉由模矩化合宜尺度,意識美感問題,讓學生經由美感設計學習創發過程,從知到用的實踐與轉化:觀察→提問→思考→嘗試→應用→修正→整合的分層思維,設計合目的生活器物。

美感預期成果

1.學生能學習合宜比例美感模矩尺度,實踐於生活美學營造。
2.學生能透過美感設計的學習,重新審視日常生活事物,思考如何透過美讓生活更好。
3.學生能透過學習過程培養公民美感素養,與生活環境共好。

教師課後省思

本次是第一次嘗試運用細木作入課,發現以生活器物「窗花」切入生活美感探索,與木作的角度來試驗美感專題,學生能更進入情境來投入課程,雖然本課程在執行的過程中,我遇到許多困難與挑戰,但這些寶貴的碰撞經驗,也開啟對於未來細木作的美感課程規劃思考,此次設定為比例美感探究的課程,希望之後能再設計關於對於木質材的質感課程,或透過五感體驗來進行進階延伸課程。
本課程也能跨領域和生活科技合作,運用雷切機打造木製花窗杯墊,期待課程未來再次執行時,能將引導美感思考、學生學習策略能更聚焦,讓課程能更細緻流暢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