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此課程主要讓學生從最基本構成之美為目標,從生活中「擺放物件」開始,從物品的整理引導到物件的擺放關係,擺放物品除了是審美的表達,也屬一種溝通行為。從秩序出發,了解格線、主從關係與對稱的構成概念學習,尋找生活的其他地方的構成加以印證。如餐廳目錄編排上的主從關係,觀察及運用等再次觀察,是否有更佳的可能。經由實際的練習,體察物件的擺放位置及相對應的關係、字與圖的關係,轉換成其他的練習,連結生活的需求,最後以野餐會活動學習日常生活中構成的美學。
美感預期成果
1.經過練習,能感知構成美感的要素,內化於心中。
2.能運用構成解決問題,體察物件擺設與人的感受相關。
3.發現並感受構成的美。
教師課後省思
第一堂與第二堂的構成練習時間太短,讓學生練習的時間太短,難以仔細思考消化構成要素,應加長構成的討論時間,充分練習,方可使後續的邀請卡設計應用更順利進行。卡片設計可再加入材質概念、食物的質感思考等觀念,更能深入主題;而由於每星期只有一堂課,很快就遺忘上次所學。因此每一節課應再預留十分鐘讓學生整理學習重點,或於上課一開始提醒學生上次所學,加深印象。
課程規劃
- 01構成是什麼?
先以點的發散構成練習,再解說構成要素。
- 02視覺美感構成
練習視覺美感構成,了解主從關係與重要訊息,是否具有比例關係,視覺美感等問題。
- 03圖與文
分析、改造DM圖文配置,重新配置(老師給予任務挑戰)
- 04尋覓桃花園。構成練習(一)
選野餐籃、餐墊、布。安排如何構成
- 05遇見 春天。構成練習(二)
排好野餐籃拍照,實踐野餐。
- 06草地的野餐
分享討論創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