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第一次申請安妮新聞,藉此讓孩子們打開眼界,透過知性、感性兼具、充滿美感畫面的報紙,全面性的瀏覽「安妮新聞」的內涵。因此讓孩子自行探索此份報紙全面性的主題,再以自己感興趣的文章,進行深入閱讀,了解環境問題,認識回收的重要性,進而能辨識、與養成回收習慣;更透過報紙閱讀關切改變世界的人事物。
給予任務:從The Anne Times中找出一最感興趣的部分,進行一篇幅(8k圖畫紙)完成圖文並茂的圖說,傳達一件改變世界的人、事、物,並透過圖說、上台分享給夥伴。
課程目標
- 能透過安妮新聞第7期報紙內容產生閱讀興趣與欣賞報紙內涵之美。
- 能了解環境問題:理解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對地球造成的影響。
- 能認識回收的重要性:探討回收對保護環境和減少垃圾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 能辨識可回收物品:學習識別和分類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物品。
- 培養回收習慣:鼓勵學生將可回收物品進行分類並且放入指定的回收桶或容器。
- 能發展創造力:透過安妮新聞具美感的圖、文編排,提供典範學習,繪製出屬於自己能理解、說明的圖說,傳達垃圾無所不在的現實與資源回收的重要性。
- 能批判思考:分析和評估廢棄物處理方式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
- 培養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和積極的行動態度。
- 透過閱讀安妮新聞報紙,整理成自己的圖說,與他人分享傳達的意念。
教師課後省思
初次運用安妮新聞作為藝術課程,為期2周4節的課程稍顯倉促,可以看到孩子們對安妮新聞的喜好與興趣展現,圖文的張力也能為孩子們帶來驚艷。
透過次課程更深化孩子們的環保意識,相信也將能落實在孩子們的生活中。
後續可以更深入進行延伸課程,讓孩子運用回收物進行創意發想與製作的視覺藝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