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透過一系列與生活相關的質感體驗課程,使學生能覺知到質感能影響每個日常細節,留心與校園環境中的質感之美,強化學生對校園的情感連結,嘗試思考質感所乘載的感覺意識及質感機能,與同學討論後針對課桌椅汰換計畫著手提案,製作簡易概念圖及模型,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留心美感經營並有執行能力。
本課程以分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教學方式,透過個人嘗試、小組分享討論再提案過程,加深學習印象並優化產出,融入智慧型手機及平板使用,期待學生課後能輕易運用至未來數位生活中。

美感預期成果

帶著學生從生活中的物件體驗質感之美,使學生能覺知到質感能影響每個日常細節,開始留心生活與校園環境中的質感之美,強化學生對校園的情感連結。藉由生活物件和校園中的擬真質感使用,思考質感與機能的關係,由小組討論激盪後逐步建立判斷價值體系,最後藉由課桌提案計劃,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留心美感經營並有執行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進行第一節課後發現一點問題,不得不緊急煞車調整課程,原因主要有兩部分,其一為:高估學生語文表達能力,學生描述質感所使用的形容詞九成是疊字,且詞彙貧乏,例如:學生觸摸粗針織和細針織時都使用「軟軟的」來形容,追問後確認學生其實是能分辨其中差異,也能理解相同材料採用不同工法會產生相異感受,但所有組別蒐集到的形容詞都沒有呈現差異,緊急請託本校兩位國文老師幫忙錄製示範影片(右圖),提醒學生如何更精確地形容感受。

其二則為國中部學生質感經驗遠不如預期。課前雖深知本校地處偏鄉且不少學生來自經濟弱勢家庭,看過及觸摸過的質感種類較少,第一節課有段小插曲促使我立刻修改後續課程,詢問學生用餐時,在桌上鋪報紙、塑膠袋和桌巾感受有何不同時,有位學生表示從來沒有在鋪了桌巾的餐桌上用餐過,家中沒有,外食經驗中也沒有;同學們的生活情境落差大,有人侃侃而談,有人一臉茫然,故將質感體驗課程時間拉長,增加一些使用情境想像,擴充學生美感經驗,並調整後續課程難度。

小組討論在本次課程中十分重要,尤其是學生不熟悉的事物,小組激盪能達到較佳效果。在課後小活動質感日記進行時,規定所有上傳的圖文一定要加上「#質感日記」hashtag,並介紹追蹤hashtag的功能提供同學彼此參考之用,後續的貼文果然有更多佳作,只可惜許多同學表示很害羞不想讓下一屆看到,期末刪文量不少,教師事前有創建一個共用帳號,提供沒有帳號或隱私設定不想公開的同學使用,以後實施相關課程時,可鼓勵害羞學生也使用公用帳號,免除青少年難以避免地彆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