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從生活中發現我們日常所需的「用品」皆是由不同質感的器具或物件組成,用品可以對應出使用者感受的譜系建立出生活的美感經驗。 邀請學生拍攝從生活中認為合宜的花器,以引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課程主要引發學生思考合宜的質感與植物的選擇,從蒐集生活中的質感開始進行發現,並提供多樣具條件限制的植物,以水泥塑形的方式讓學生重塑花器﹔透過加法、減法的技法改變水泥花器的質感 。思考花器的質感與植物的選擇,讓學生體驗質感之美,了解重視生活質感的改變即是提升生活美學的一步。從選擇植物、花器重視、學習質感的搭配、了解何謂合宜的花器表現等,期待學生透過解決問題的思考,學習生活美學的關鍵能力。

向度分析
  • 美感認知
  • 工具思考
  • 公共關係

1.質感的特性
2.質感的質地肌理
3.可從視覺與觸覺辨識質感
4.合目的的質感處理

美感預期成果

原教案實施年級為九年級階段,從發現質感的風貌學生辨識及感知質感給人的不同感受力,並且探究相近觸覺的質感物件,藉由討論,完成質感象限的計畫 ﹕澆灌水泥 ,增減其外觀來表現質感的可能探究。

此次龍潭高中的「質感泥好」美感計畫,希冀透過「做中學」與不斷提出問題嘗試與思索,培養學生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中加入質感語彙的共同經驗蒐集,應用博物館學的精神,參照布魯納(Bruner)﹕「建立知識體系的觀念是人類發明出來的,目的是為了使人類的經驗更加連貫」以手繪紀錄個人操作過程,思考合宜美感的詮釋、預測、控制、傳遞並觸發學生知識體的建立。

課程扣緊於生活中質感經驗的連結,讓學生挑戰花器質感的實驗課程,處理生活中合宜的體驗,體會生活方式的選擇。課程將從質感蒐集揭開序幕,藉由分組的討論,了解花器的功能與材質的可能性,接著處理植物與器物的質感議題。

學生從研究植物的特性,練習選擇材質,研究質感的種類,確認要處理的花器質感,依照教師給予的工具包,利用減法敲、磨、刷、刮 ﹔或是加法塗料等方式處理容器的表面材質,並為其花器選擇合適質感的植物。課程進行中透過攝影紀錄歷程與改變,探究、思考、動手做、調整建構自己的知識、技能與完成作品,最後透過展示與講述(show and tell)分享活動心得。

 

教師課後省思

1.重視生活質感的改變,即是提升生活美學的一步。訂定質感課程設計的目標與意義,學生確實於課程中討論、反覆思考、細心紀錄、雲端建檔,有效學習地進行滾動式修正。從發現質感,找尋質感,創造質感,都是設計思考一部分。

2.帶領學生再次回歸質感的美感體驗﹕試驗多了「質感再現」,聚焦在生活中質感性格和「合宜」的應驗。要求學生製作模型時,材質選用應考慮的感受性,去除先入為主的裝飾性,以便聚焦材質美感。透過「做中學」的嘗試與思索,培養學生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人的質感經驗資料庫會隨著生活經驗增加而逐漸豐富。完整漸漸地,只要看到一個物體表面的紋理、光澤,不需要透過觸覺,就能判斷出這個物體的觸感粗細、軟硬甚至連結起過去的記憶,產生喜惡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