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質感值感」的課程設計是從教師準備各類主題性質感材料(食品容器、麻荖與布料等),將學生分組並給於觀察討論與嘗試的時間,將不同物件質感屬性,進行分析分類(如軟/硬、粗/滑等)及所引發感官知覺與心理反應,讓學生檢視自己周遭環境如居家、校園生活中所常見的建築材料性質,進行質感的發現探索(如校園建築巡禮質感大蒐集),進而應用不同物件性質、質感與便利性等組合搭配開始(如各式麻荖+各種容器的擺盤)、(各式主題蛋糕作法+不同食材裝飾)、(各式布料+不同內容主題書籍,製作合宜的書衣),去發現常被忽略或意想不到的質感呈現,了解如何搭配較為合宜,營造「這樣比較美!」、「make it nice!」美的生活態度。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能在這六節課中,在「做中學」中,探索與發現我們既有的生活中是有如此多繽紛多樣的物件所呈現出豐富的質感,而這表面質感,是能引發我們的感官認知與心理聯想,且可與其他材料作合宜的選用搭配,營造出具有美觀、功能性且具質感相宜的經驗產生。課程設計的生活美感是以發現為主,讓學生覺察美感不單是知識,也不是技術的學習,而是一種素養、更是一種合宜的生活態度。

 

教師課後省思

  1. 質感的定義是指在觸覺狀態有光滑、粗糙、溫度等,物體材質視覺上所呈現:色彩、光澤、透明度、紋理等描述物體內部構成是實心、空心、物質密度等。多種特性的綜合表現。
  2. 在校園巡禮中提醒同學若單一的建築材質若雖有很好的質感,但仍需視環境需要等因素與其他建材、環境等作合宜的搭配。如宜蘭田園景色且環境多雨,其外牆就不適合鋪光滑的大理石。如何在功能性與環境作合宜的搭配,呈現綜合性的合宜質感,而非各自美麗的混搭,無法相得益彰的搭配效果,是需深入性的思考。
  3. 食材與容器的配對體驗中,探討食材與容器的便利性及質感的比較,容器便利性愈高,其搭配出的質感可會降低。討論容器與食材的怎樣的搭配會比較美,或在生活美感上的優劣,除了主觀性的感受之外,兩種材料以上的適當選擇是否「合宜」也是相對重要的條件。
  4. 杯子蛋糕在製作與烘焙過程,都會影響到蛋糕裡面組織的蓬鬆、細膩與否,以及蛋糕外觀表面光滑或粗糙等質感,另杯子蛋糕的容器(顏色、造型與材質等)選擇,亦是未來會影響杯子蛋糕整體質感表現。杯子蛋糕的裝飾應以精緻搭配為宜,學生再搭配時,常會使用超過三種以上的食材做搭配,這樣搭配起來容易在外觀上較為混亂,不夠典雅細緻。這需要再三提醒同學,搭配出有質感的杯子蛋糕。
  5. 同學在選擇布料製作書衣時,常會受到書籍封面的設計與書名等影響,而會選擇與書籍封面相對應的布料顏色,或挑選較為少見的圖樣、搶眼或質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