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質感,是一項非常貼近生活的美感要素,透過視覺與觸覺的雙重感知能力來進行連結與記憶。在本課程的設計之中,將水泥設定為質感肌理塑造的主要媒材,透過兩項生活器具的製作,使學生能充分體驗單一媒材的各種特性以及各階段的質感變化。

第一階段是水泥杯墊,以白油土複製其他材質的表面質感,再翻模成水泥材質,此過程中學生必須思考如何以具美感的形式來組構各種質感;第二階段則是水泥盆栽,運用回收的免洗餐具、利樂包等作為現成的內模、外模,製作能夠種植多肉植物的盆器,而水泥的簡樸與粗糙,正好與充滿水分、柔軟的多肉植物產生質感上的強烈對比。植栽的永續培養,則會使學生在課程中所體會到的各種質感經驗,確實融入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美感預期成果

  1. 環境中不同材質的質感
  2. 質感的美感與功能性
  3. 不同質感之間的相互搭配

 

教師課後省思

課程實施對於美感涵養及其他層面的正面影響:

  1. 有別於正規課程中的靜態活動,本次計畫規劃了大量的實作練習,學生大多感到很有興趣,並且有充分的時間動手做、做中學,許多平時在課業方面較為弱勢的孩子,反而能在實作場合大展身手,有更多的發揮空間與成就感。
  2. 部分學生原本對於泥水師傅的工作有所歧視,認為水泥這種材質只能做出粗糙的東西,並不美觀,真正親手操作之後才發現技術層面的困難之處,因而增進了對土木建築業界的尊敬。
  3. 由於是製作「自己的」作品,杯墊與盆栽也都與自己的生活有所聯繫,學生更會在意製作出來的成果。在課程的引導下,學生逐漸能留意細節操作對於外型美感的影響,在觀看分享同儕的作品時,也會針對美感方面進行判斷比較,由此加深對於質感與美感方面的理解。
  4. 水泥杯墊的製作工序雖然比較複雜,對於操作精密程度的要求也較高,但在過程中學生有機會揉捏操作油土,運用各種不同工具在上面壓印出不同深淺、不同角度的立體圖案,並作排列組合,對於理解「質感」這件事的幫助會遠高於水泥盆栽的製作。

 

課程執行時遭遇的困難與相關思考:

  1. 若教師本身非建築技術方面的專業,對於水泥材質特性的掌控不夠熟悉,學生在操作時所遇到的一些困難點,例如裂開、變形、起灰、攪拌時間、稠度、凝固時間等,教師很有可能無法提供有效的應對方案。因此,教師本身需進行大量的事前準備工作,也需諮詢相關專業工作者,例如水泥砂的供應商、五金行業者等。
  2. 由於課程進行的限制為一週一堂課,會牽涉到水泥的凝固拆模問題,以及學生製作速度的快慢差距,若學生之間進度無法統一時,在指導上會變得比較複雜,因此時間的掌控非常重要。
  3. 水泥盆的造型是由內、外模的材質與造型所決定的,原先的規劃是由學生自行準備回收再利用的紙杯、塑膠杯等免洗器皿,如此可以製作出更有變化的、更特別的水泥盆,然而實際執行時,學生對於內、外模的選擇缺乏判斷力,一個個檢查、退回、重新準備十分耗時,也經常發生各種製作事故,例如底部太薄破裂、盆壁太厚、深度不足等問題。後半段的實施班級改採統一處理,即由教師採買統一規格的內、外模(內模為200cc塑膠杯、外模為260cc紙杯),好處是能大幅提高製作的成功率與操作的便利性,水泥砂、水的比例也能統一規範,減少攪拌凝固失敗的風險,但如此製作出的水泥盆變化較少。水泥盆栽到底要統一規格,還是讓學生自由發揮,就增進「質感」體驗與美感養成方面來看,自由發揮會是較佳的選擇,若人數規模較小的班級可嘗試以此種方式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