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美感教育」非技術的學習,固本課程著重在建立學生開始對生活中所接觸材料質地的敏感度,並願意開啟發現、探索、體驗、嘗試、運用、整合的歷程。
課程活動設計:
第一階段:教師準備五類材料,包含皮革、木質、金屬、織品、及塑料。學生直觀比較、察覺材料運用造成的美感改變。
第二階段試驗:以第一階段為基礎,此階段實作中所規劃的道具,包含兩種以上材料,學生在動手做過程中能發現與鑑別質地本身固有特性與適用形式彼此搭配後產生不同美學品質的差異度及理解生活中材質的原形與適用形式的目的性。
各階段的活動完成後,接先在小組中透過學生各自發表、小組討論與紀錄,再回歸班級班級團體分享,經過學生個人思考探索的歷程,再透過分享、觀摩討論,讓孩子建構屬於自己與關照他人的美意識。

向度分析
  • 美感認知
  • 工具思考
  • 公共關係

1. 描述質感特徵的使用詞彙
2. 分辨觸覺「質感」與視覺「質感」的異同
3. 透過材質與適用形式的試驗以深入認識材質之美

美感預期成果

1. 相異材質比較─從分辨觸覺「質感」與視覺「質感」,增加質感特徵的描述語彙。材質相異的過程,理解材質的選擇會因使用環境、對象而有不同。
2. 相異材質觸感體驗─教師提供五類材質,指定選取兩類異材質,指定材料進入物件(教師提供模板造型),在達成任務過程中,體驗質感的處理,覺察材料運用造成的美感改變。
3. 發現不同單一材質,有各自適宜處理方式,如折、逢或綑綁等,以展現該材質的美感)。
4. 能發現當材料進入物件或「適用形式」時,美出現的差異性,能思考材質在物件上的表現,材質與物件的關係,並記錄下來。
5. 在「質地性格」與「適用形式」彼此搭配的過程中,思考為何要選用某項材質的原因,領略因功能而產生的質感美感,為美學品質的意識感建立脈絡。
6. 分類與歸納統整能力:或以材質分類、或以「適用形式」分類,如光表現、適手性、織理、剛挺與柔順……。
7. 分享與心得回饋:統整五堂課的思考脈絡,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並能向他人簡報說明的能力與分享心得感想。

 

教師課後省思

數個班級,教師不同指導語,加上班級特性,各班表現出差異性。在立體粽型操作時,有的班級未說明結合工具有哪些,學生仍可將硬材質(木片、硬塑膠片…)透過手縫.美妙呈現;有的班級說明提供膠帶,多數學生追求快速放棄完美,軟硬材質皆用塑膠帶黏貼;有的班級限定最多一個材膠帶黏貼,學生便產生思考哪種適合手縫。而學生的學習單回饋中,透過分享吸收其他同學的發現,自己整理歸納出個材質的特性,比教師滔滔不絕講述發現的多。賦予學生『設計師身分』,任務一二三的流程,便順理成章且合理易懂。只要將要要求說明清楚,其他教師指導語越少學生創意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