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從台灣城市生活環境影像試行初步色彩觀察,與日本、泰國的城市色彩稍作印象色的感受比較與整理。於校園的環境進行走讀 觀察紀錄環境色彩的美與醜,拍照蒐集環境色彩後,以 APP 進行數位式色彩擷取分析。

透過都市酵母融入性色彩的實例介紹,理解色彩有其融入城市的用途設計,介紹中性色(灰、咖啡色-城市、鄉村常見色)對色彩的冷暖對比影響,選擇其一加入蒐集的色塊分析後,透過色彩比例轉環調整主色系、強調色,找出冷暖對比或一致性關係,使環境色彩得以改造並更具協調性。

利用灰紙操作剪一刀設計,並透過重組產生基本形內部的負空間。應用美的形式原理於色彩配置上,選擇調整過的色彩紙張剪裁基本形,並黏貼色塊於學習單上,再回到初始的採集場景,進行設計前後的色彩對照。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發現並表達環境的色彩問題。
  2. 能調整與環境和諧的色彩關係。
  3. 能應用調和色及剪一刀單位形設計進行色彩配置。

教師課後省思

  1. 課程分享生活色彩案例,以比較的方式和討論的方式,學生紛紛表示有感,發現原來環境的色彩和諧與搭配是如此的重要,生活中的色彩調和色非常多元,過去學生多半使用自我認知的幾個色彩,原來與環境色彩是否能融合也是需要考量的。同時也感受到原來使用環境色可以讓我們的街道看起來更和諧和更有整體感。
  2. 一刀剪的設計加上單位型,能夠將色彩運用,過程中有些學生需多花時間,如單位型的排列構成,課程內容結合色彩與構成,因學生過去沒有構成概念,在引導過程當中需額外加入概念及時間思考,如果曾有學過構成概念基礎,相信在課程搭配與執行上會更為順利。
    四、學生學習心得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