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兩學期課程著重學生從生活中可尋找可用的素材進行課程,原因在於梨山地區取得人造材料不如平地便利,故結合在地特色與學校發展本位課程,將美感精神發揮與運用在在地土地上。10702學期將回顧前課程,向前課程學習,進階練習色彩運用及提升色彩素養,相較前課程著重於色彩辨識,理解色彩屬性、自明性。新學期將色彩運用提升至混色、調合運用,不限單一色彩。第一堂課複習色彩原色與混合色。第二堂課複習色彩的搭配,明度高低變化、彩度高低變化,透過混色獲取色彩。第三堂課以茶湯作為主要的色母基礎,外加環境中天然素材進行單向素材顏色取色,並觀察取色的色相及氧化後的色彩。第四堂課進行色彩的混合與比對,萃取後的色彩屬於那些屬性,獲取顏色與氧化後的顏色差異進行比較,並實驗調合後會獲得那些顏色。第五堂課重新喚起學生對色彩素養運用,結合多樣媒材觀察色彩與媒材間的變化。第六堂課將色彩運用到生活實際面,將獲取的色彩(梨山材料萃取色彩)融入生活材料中,獲取色彩呈現樣貌、色彩特性,並將完成的媒材結合運用在校園美感環境再造的環境中,將美感更有感,每堂課後進行課程小結與反饋,確認學生對每堂課都有所獲得,並提升素養。

美感預期成果

1.複習色彩屬性與歸納。

2.色彩運用,提升多種色彩結合能力。

3.色彩運用在不同媒材上的變化與相貌。

4.色彩發展與運用,環境中讓美感更有感。

5.色彩結合生活、在地文化特色,將色彩留存與呈現。

教師課後省思

自然界植物色彩豐富,新鮮與乾燥素材的取的色彩種類非常多,經過反覆與長時間的取色試驗後,發現色彩濃淡變化取決於植物中所含的花青素、胡蘿蔔素、單寧酸等天然色素釋放出的多寡,促使顏色取出後的色相變化,外加水份、媒染劑的添加比例會影響色彩的明度、彩度變化。課程中運用添加媒染劑鐵、鋁粉等材料可使汁液中的單寧酸產生氧化的化學變化,形成層次更豐富的色彩液體。由於課程中自然汁液顏色調和後變化不鮮明,調和後多以褐色、黃色、紅褐色、深褐色等居多,輔以水彩、粉彩、色票使用加深學生對於調色時色彩變化的觀察與熟識上,較能掌握調色參考與配色原則。

再次反覆使用自然素材取得汁液進行色彩混色、調色試驗時,學生對於色彩運用、調色技能才能變得較能上手,讓學生能在色彩飽和度、明度、彩度熟識與操作上變得較為容易操作與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