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繁忙的生活步調中,多數人不但無心留意生活的聲響,也無意靜下心傾 聽親友的心意,容易錯過生命中的感動,課程設計遂以聆聽特刊【臺灣聲音地圖計畫】為發想,以校園聲音開啟學生的聆聽體驗,企圖能於活動中帶著孩子們以不同的感官體驗,進行一場充滿趣味的校園巡禮。
本課程活動設計在於引導學生經由臺灣聲音地圖的探索,更進一步認識臺灣各地的人文特色,進而留心生活環境,學習觀察校園裡每一個角落的特徵與場域聲音特色,並設計聲音地圖徽章,將校園特色忠實呈現在校園聲音地圖上,最後透過聲音躍然於紙上的「大安校園聲音地圖」展出,期待本校學生在新奇的多感體驗中深化愛校情懷。
課程目標
- 培養學生生活觀察力
- 體驗聲音傳達的畫面
- 探討校園聲音圖象化
- 提升學生圖像設計能力
- 涵養學生愛校情懷
教師課後省思
(一) 觀察
- 藉由活動,學生能更深刻的認識生活環境。
- 學生閱讀深度增加,豐富日常詞彙與知識。
- 教師觀察到學生於創作中受安妮新聞薰陶,展現對美的感受力與創造力。
- 引人入勝的閱讀媒材促進學生自發應用閱讀工具提升閱讀技巧,誘發學生自主廣泛閱讀。
- 學生透過觀察方式的轉化,能以更多元的方式重新認識習以為常的生活環境,感受更豐富有趣。
(二) 反思
- 活動施作受限於學生無相關錄音設備,聲音蒐集以老師為主,學生再進行 聲音的辨識與挑選,唯聲音蒐錄體驗不夠深刻實為可惜,日後建議學校充實相關設備,以豐富學生學習。
- 聲音徽章設計活動,區辨場域特色過渡到圖案發想的過程中,可以集結同儕意見,除了彰顯設計者的個人特色,並兼具場域特徵鮮明度,讓徽章設計更具辨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