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以構面中的「結構」為教學核心,從現代建築中的窗戶思考窗的功能及意義,以中國傳統園林建築中的花窗設計切入,帶領學生發現花窗的功能與美感。傳統花窗常使用於中國園林設計,兼具實用與裝飾效果,除了本身透光通風的用途外還具有觀景借景的功能,可使兩側相鄰空間似隔非隔,相互溝通、借資,使景物富於層次美感。而花窗本身的花紋樣式在不同角度的光線照射下,虛實的變化的光影交織出活潑流動的園林美景。在台灣,60年代的鐵花窗是公寓美學的裝飾特色之一,不同於現今剛硬冰冷的不鏽鋼鐵窗,這些以鐵鑄成的鐵花窗充滿溫度與視覺美感,各家各戶挑選符合自己品味的鐵花窗,運用鏡射、重複、縮放、旋轉等手法創造出不同花樣,每幅手作窗都是師傅精心設計的作品。

花窗除了支撐窗框的功能之外,部分結構更具有視覺美感。在教學活動中,先讓學生觀察花窗圖案,從中發現具有支撐力量的結構圖形以及單純營造視覺美感效果的裝飾圖形,藉由教學活動實作體驗結構支撐的力量,理解花窗中結構的必要性。最後嘗試利用有效的支撐結構設計實用與美感並具的花窗圖案。

美感預期成果

蔡明潔老師的教案以窗為題,透過生活中常見物件探討結構的力與美,再透過紙的乘載力與金屬窗框的結構練習讓學生感受材質的差異性與對結構的影響,這樣的教學內容與節奏能快素讓學生帶入結構的概念裡,而我希望透過課程讓學生對生活周遭環境事物的美感有所覺察,能從生活物件中探索結構的必要性與實用性,讓學生動手嘗試不同媒材的結構試驗,並在試驗的過程中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反覆修正,感受結構與造型關係,試著思考如何能將結構最適切的呈現。

 

教師課後省思

在與學生討論窗的功能與意義的過程中,學生對於窗的印象就是最常見的白鐵窗,在介紹過中國園林的花窗與台灣傳統鐵花窗後,學生感受到原來窗戶除了窗的防盜、通風與採光等功能外,其實是能夠結合更多的人文意涵與情感意義於其中。

學生在紙花框的製作過程中,非常投入在不斷實驗與修正的過程,認真思考如何將原本軟弱無力的紙框支撐起來,當製作出能支撐廣告顏料的紙花框時,很能感受到學生的成就感。

金屬是學生比較少接觸到的材質,學生會覺得很有趣,但在製作上需要一點時間熟悉媒材特性,在製作技巧上也需要老師比較多的指導與提醒,像是銅片條的測量與接合,需要較為仔細的計算。另外,製作過程因沒有使用鉗子,故以鐵尺替代,同樣也能達到不錯的轉折效果,同時也能透過手邊現有的筆管製作出流暢的彎曲效果。

金屬窗框設計過程中,有部分同學會設計較為圖案性的圖像,考量到金屬材質的特性,需提醒同學不要將圖案設計太複雜,以幾何性的圖樣為主,若無法將圖樣完全呈現出來,可將較複雜的裝飾性線條簡化。

從窗的角度切入,是最日常但也最不會觀察的對象,透過課程除了對結構的認識也發現「窗」的更多可能,期望學生能進而關心生活周遭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