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光與影伴隨著我們的生活,出現在每個角落,透過課程的各項活動,帶領學生發掘生活中物體與光影之間的關係,透過逆光、剪影、高反差的技巧,將複雜圖像進行簡化,再運用這些簡化的「影子」圖像進行構成練習,塑造出專屬於每個學生的美感天際線。

美感預期成果

本次課程設計以「構成」的練習為主,參考了兩份構成構面的通識課程教案:《綠‧印記—便當袋圖案設計》與《影子忘記了—週遭環境的發現探索》。在構成的練習中,為使學生將思考著重於如何構成具美感的畫面,在《綠‧印記—便當袋圖案設計》課程設計中,將具有複雜造型、色彩的葉片,透過黑色簽字筆的描繪簡化成單色線條與塊面造型,再重新將這些單個葉片圖形排列組合,構成具美感的畫面,並燙印到便當袋上。《影子忘記了—週遭環境的發現探索》則是聚焦於光影關係,並進一步延伸到圖地關係的探討與練習。兩份教案皆將複雜的圖像進行簡化,再將簡化過的圖像重新排列組合,只是運用的手法不同,一則是線條描繪,另一則是剪影的概念。

 

筆者綜合了上述兩份教案的作法,從現實世界光影關係的探討入手,先觀察單一物體的光影關係,進一步延伸到多個物體組合產生的光影變化。將影子造型的運用具體化,從剪影到剪紙,從單個圖像入手,透過剪紙的手法使圖像能重複出現,藉此觀察單個與多個組合的效果。當學生熟練剪影的操作後,再將圖地反轉的觀念帶入,做更深入、更複雜的畫面構成練習。綜合上述的練習,最後完成美感天際線—提袋作品。

 

筆者實施課程的年段為國中八年級,學生具備有基本的繪圖技巧與色彩概念,但往往在構圖時遇到許多困難,無法妥當安排各個物象的位置、主從關係,希望透過這次的課程,一方面讓學生能更加關注生活中各個角落的光與影,另一方面希望學生能以更靈活、更有趣的方式接觸「構成」的各個面向,並能妥切地運用於生活中。

 

 

教師課後省思

  1. 在視覺藝術課程中,影子一直都是處於次要的位置,大部分的練習重點都在於形體本身,包含造形、色彩與立體感,若影子的部分處理得好,確實對於整體畫面構成會有很大的貢獻,因此,本次課程的設計中,將影子的地位提升到主角層次,再加入相關作品的欣賞,確實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主動探索的興趣。
  2. 學生過去參與視覺藝術課程的經驗中,大多會將注意力集中在物體本身的描繪,花費大部分的力氣在掌握形體,很難再同時兼顧整體構圖,因此,就算是造形能力不錯的同學,也經常難以畫出優美的構圖。這次關於構成美感的練習中,嘗試將「形似」的部分盡量減低,讓學生多花心力在構圖上,的確有獲得不錯的效果,但關於構圖的練習份量仍嫌不足,筆者認為,應擴大這部分的練習,關於影子創作的引導以及進階應用的部分應降低。
  3. 在剪影練習中,透過各式作品的欣賞與反覆的提醒,希望學生將練習重點放在「面」的取得,而非線的勾繪,所選用的描圖紙材料,雖然提供學生調整構圖的方便性,卻也同時使其無法擺脫輪廓線的勾勒,且在塗黑剪影的過程中,由於技巧不夠純熟,往往會得到深淺不一或斑駁的黑塊,無法輕易地獲得完整、均勻的黑色塊面,也許在材質的選用方面需要再作調整,例如選用黑色色紙或者黑卡紙等。
  4. 在圖地關係/圖地反轉的練習中,師生皆感受到巨大的挑戰,這卻是在設計領域中十分關鍵的概念,就時間分配來說,一堂課是遠遠不足的。本次課程的實行過程中,先前的剪影練習其實已帶入圖地關係的理解,因此有部分學生略微點明即可進一步了解「圖地反轉」的概念,大部分的學生則需要大量的圖片示例欣賞,以及反覆使用圖卡練習才能成功畫出作品。課程進行的目標放在先求有再求好,學生透過教師與同學的幫忙,大多能完成作品。儘管如此,圖地反轉的概念還是值得在構成美感的框架下,做更完整的課程安排。
  5. 本次課程聚焦在黑白、圖地、虛實對比的營造,調整其中的元素以獲得具有美感的畫面構成,然而學生對於教師提出的建議不見得會採納,背後因素很多,可能基於偷懶或主觀意識較高等。美感的練習本就沒有標準答案,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會獲得許多調整的機會,可以觀賞名家作品、同儕的作品或者得到教師的建議,能夠成長多少或得到多少成果,則是見仁見智,並無客觀的評判標準。這也是筆者感到較為無所適從之處,如何讓學生達到「自、動、好」的境界,仍須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