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次實驗課程想從學校周遭的環境入手,練習用自然界的事物設計出色彩同色與衝突表現的使用,接下來回到校園印證環境與色彩影響。
藉由反覆試驗反覆印證強化對色彩的認知,進而瞭解色彩與環境的關係。

向度分析
  • 美感認知
  • 工具思考
  • 公共關係

美感知能
1. 何謂色彩美感
2. 色彩合宜之美的條件
3. 色彩與生活的關係

美感預期成果

1. 完成植物綠框瞭解色彩協調衝突的關係
2. 能完成植物色彩脈絡,了解色彩與季節氣候的關係
3. 運用植物實物本身大小,印染出具有美感的植物季節印染

 

教師課後省思

整體來說實驗計畫中最不可抗拒的就是環境氣候因素,但也是我希望學生去了解,克服或是去調適的。舉例來說植物印染單元也因雨季綿延,導致無法採用枯葉紋理,只得選用綠葉來做植物的敲拓印,用植物本身的色彩完成此項練習。因此此課程對於我來說理解環境氣候的狀態實際調整課程狀態一直是我整個課程一直面對的問題。
而在教學上針對6節課實施,做出下列幾點的反思與修正:

1.分組完成採集綠葉形色單元,掌握好關鍵問題漸次引導可減少操作時間與增進目標達成率。
2.暫存的植物框反映密封的真空狀態,及少水分影響保存時間,植物印染同樣反映使用材質與工具的理解問題影響效果。
3.季節性模糊使得單元返回到色彩類似與對比的關係討論。
4.應加入色彩分析紀錄,加深色彩核心問題關聯,避免偏向構成美感單元。
5.此課程可修正成兩種方式──①構成(尋葉排列形漸變)-葉子造型解構拆解分析-植物造型演化拓印(造型漸變),②色彩(尋綠色彩漸變)-葉子色彩分析-葉子的色彩循環生命循環圖。

撇開執行上的困擾,學生不管在戶外採集完成的表情,與室內敲拓印到完成的成就感,一直是我做完這個課程最大的成就感。雖然實施上挫折不斷但是聽到學生對葉子色彩的認知由不熟到親切,收穫仍是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