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將植物生態與美感構面中的構成做結合,讓學生從日常會用的手提袋,去發想體驗生活的美感課題。利用植物的葉子做為觀察物件,觀察自然界中植物葉脈對稱的美感,再使用不同樹種或是小田園中植物的葉子造型,以秩序和構成做練習主題,抽離多樣的色彩,純粹運用構成的秩序之美。課程中加入跨科的小實驗,讓孩子能更清楚看到葉脈,並寫下觀察心得&實驗結果。最後使用不同葉子當造型素材,實踐構成的美學,引導學生藉由秩序的「重複單一元素」以及「整齊與韻律」、對稱和主從關係,排列出構成的秩序美。

向度分析
  • 美感認知
  • 工具思考
  • 公共關係

1.樹葉的形狀變化多時需秩序做基準
2.空間的運用和適當的留白
3.構成能使畫面產生多元組合
4.跨域思考-使用化學藥物溶解葉肉
5.討論與合作的重要性
6.將美感在生活上實際應用體驗

美感預期成果

1. 生活美學:讓學生注意台灣一些生活美感上的問題,讓他們去思考如果他們可以, 是否隨時都能從美感的知識層面上去做合宜的美感思考,也是否可改造自 己的生活周遭,成為有美感的生活。

2. 秩序:讓學生了解構成生活美感的核心概念是秩序,經過有秩序的排列統整,生活中 的要素可以歸類、可以依循原則重新排列,就能逐漸呈現美感。

3. 構成:希望學生能了解,對稱、平衡、主從在日常中的運用,並讓學生知道美感不只 在藝術品中,也在生活中。也藉由實作部分的練習,加深孩子們對美感的印象。

 

教師課後省思

1.之前沒有教過藍晒這個技法的課程,這次的嘗試,也讓我自己邊學邊教,遇到預期的天候狀況,課程無法進行,(還有班級必須延後兩周)讓我很焦慮,下次再進行這個課程的時候,我會把天候狀況考慮進去。
2.沒有進行過的課程雖然自己會在課前做試驗,需要使用的材料用具等,也都仔細規劃,有一些小細節,是在試作前沒有預想到的,這次的教學也讓我學到不少需要注意的訣竅,尤其藍晒這種需要化學藥劑當材料的課程中,對於光線都要特別小心,擔心過程會不小心感光,因此跟學生的說明及特別注意事項就要非常注意,讓流程可以更加順暢。
3.學生剛開始會有點想偷懶,只做真葉子排列的版本,不想做電子編排,但是教師讓他們知道,下課之後老師課後還要幫他們做透明片印製、幫他們採買材料工具、調製感光藥劑…等,學生似乎可以感同身受,便會願意多做一些,還有一個班級的孩子,變得非常主動幫忙,整個學習氣氛也變得很好。這是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知識技能以外獲得的情感支持,沒有告訴學生們老師為他們準備這些工作時,他們可能也是會照著老師的規定做,但是任他們知道老師的付出後,他們會更願意多做一些事,這些主動與額外的舉動,讓我覺得挺感動的,這應該也是美感教育的延伸。
4.第一個班的學生在校園裡採集葉子時,我突然覺得不應該讓學生養成拔取樹葉的習慣,尤其在小田園這個以「菜葉」為主體的場域,因此改為讓孩子可以使用拍照的方式記錄葉子,影像也可以直接進電腦軟體處理。
5.影像處理的方式,原本預設使用Photo Impact,後來發現更容易的線上軟體Pixlr,學生在家也可以容易的處理,要列印時再使用Powerpoint當作承載頁面,流程比在Word上更加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