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1、接續上學期的「色彩」,進展到「質感」。
2、學生將理解以下核心觀念:(1.)透過觸摸、搭配與模擬質感,理解質感對美感的影響力。
(2.)透過製作手工書的體驗活動,以同色系,不同材質的壁紙,搭配出調和的質感。
3、讓學生理解:「美感是能被製造出來的,透過有目的性的安排美感元素,能營造出各種
生活場合所需要的合宜美感。」

美感預期成果

1、注意到生活中各式材質的樣貌,以及各種材質的視覺效果。
2、從實驗中發現以『調和』搭配質感的方法。
3、透過討論,探討如何在生活環境中落實『調和』的質感搭配以達成美感效果。
4、透過同理心展現對各組配色成果的多元美感包容力。

教師課後省思

1.本課程為節省操作時間,由教師主動提供電腦繪圖素材,減少學生操作的時
間,並能花更多時間專注於「質感」的討論與實驗。
2.本課程步驟清晰,由淺入深。本課程從找質感開始,依序進行到搭配與合宜
與否的討論,是具有邏輯的教學步驟。且過程中使用數位媒材與剪貼技術,學
生能嘗試多元的創作步驟,增加了課程的豐富性。
3.本課程為簡略的質感搭配活動,為了聚焦於特定美感構面,讓學生在經過設
計的單純條件下進行操作與思考,然而課程的單純情境與真正生活中的條件仍
然存在極大落差,日常生活中的元素絕對無法像學生課堂中所經驗的如此簡單
明瞭。故學生在經過本課程後,必須提醒課堂僅為美感的敲門磚,未來需透過
不斷的觀察與操作,才能讓自己的美感搭配技術更加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