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魔法 | 美感教育

溝通的魔法

課程資訊
  • 學校:臺北市松山區健康國小
  • 教師:顏尉倫、謝明宏、姜秀潔、陳世芬、黃蕓珊、黃逸娟
  • 課堂:國語
Read More

課程簡介

由於學生之前接觸過的國語日報有注音輔助,學生自行閱讀上較為容易,相對地,美感智能報紙沒有注音,因此對剛升上三年級的學生而言,有些識字量較少的學生可能無法自行讀懂內容,需要教師在旁導讀。因此,在學期初的學年課程共備時,三年級教師團隊決定將國語文課程、美感智能報紙以及讀報教育進行結合。教師引導學生先概覽報紙,了解報紙的構成元素,再從美感報紙的專題當中擇一設計教案。基於中年級學生須積極培養「同理式聆聽(尊重、察覺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欣賞式聆聽(理解與體會美感,專注的聽覺使用)」,以及「積極地聆聽(包含對話、溝通與互動學習)」等概念,故三年級教師老師共備討論後,決定以「溝通的魔法」此專題,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引導學生建立「聆聽與溝通」的能力。三年級教師團隊所設計的教案之課程概要與目標請參見下列的教學活動設計單。

課程目標

  1. 學生能判別文本中圖片的情緒內涵,並從文本中找出符應情緒描述語句。
  2. 學生能運用溝通紅綠燈,判別發言時機。
  3. 學生能運用適當的情緒詞語,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4. 學生能運用「行為」「情緒」、「影響」、「期待」步驟,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師課後省思

(一)值得學習之處

  1. 延伸國語領域與讀報教育的學習,可以加深加廣學生的視野與閱讀文章的種類。
  2. 學年共同集思廣益設計教案,多能符合三年級學生能力表現與課程需求。
  3. 老師和學生的默契建立十分的重要,孩子從課堂開始到結束,都保持著良好的秩序,座位的安排也是值得學習。
  4. 課程的流程,基本上都如討論時相去不遠,經過秀潔老師的安排及修改後,變得更容易執行,並且讓孩子有時間去討論及見證他人的回答,使課程緊湊卻不失流暢。
  5. 教學內容緊扣主題「溝通」,從表情開始判別情緒或狀況、接著知道如何處理情緒,及溝通的次序,中間穿插了閱讀報紙的相關知識,因為孩子平時有讀國語日報的習慣,所以秀潔老師班上起來,孩子很快就能進入狀況,並且不會在介紹報紙的結構上,花費過多時間。
  6. 能讓學生有機會去發表和統整「『我』訊息」的使用方式與步驟,有助於日後生活中的應用。

 

 (二)夥伴的建議

  1. 在這堂課中,剛好碰上教具的印製出了點問題,但依舊順利的進行活動,孩子也沒有因此卡關,這是我十分需要學習的,且在討論的秩序方面,我們班的確是稍微吵雜了一些教會孩子如何有效率的進行小組討論,也是我們在設計時課程時,必要考慮進去的。

 

(三)教學者的省思、檢討反省:

  1. 世芬老師在這一系列的公開課打先鋒,給了我們很棒的教學靈感,為了使容易有衝突的我班能有更多的時間討論「『我』訊息」的使用方式與步驟,因此減了報紙元素的個別測驗,改為全班一起回答,並企圖檢核孩子是否有在默讀文章中理解內容,簡單測驗讓學生能快速抓到文章重點並維持專注。
  2. 學生對於表情的呈現如何用線條呈現不這麼熟練,因此使用有動作和表情圖案,讓學生討論後區辨並貼上。七組中有一組將「疲憊」的表情配對到「厭惡」的選項中,其他各組全部表情都答對;我們就針對他們這組的配對做了一個討論,請他們觀察學習單上的提示,是否有符合「鼻子皺起、嘴角下垂、斜眼看別處、身體後退、雙臂交叉」等元素,後來發現有更適合的圖形,而解開第五組的困惑。
  3. 日後在印製情緒表情姿態表學習單時要再確認,才能印出每組都比例正確的學習單,不致無法將圖卡貼入正確的格子當中。
  4. 學生在健教課時,曾經練習過「『我』訊息」的使用在家庭溝通中,當時的步驟是「我覺得……因為……我希望……」,當時的練習學生都能正確表達感受,此處安妮新聞的「『我』訊息」加上「影響」,學生還是容易歸因於對方的錯處,而不是客觀的發現對每個人的影響,討論起來還是需要多多引導,三年級的孩子還是多以自身為出發點,要說出「影響」的層面還是稍難。
  5. 時間掌控若再細緻些,應該每一組都能充分上台發表,並給觀看者進行他評,學生們的課程向度會更完整。
  6. 安妮新聞有許多主題可以結合課程教學,並做跨領域的整合。整體來說,報紙上的文字內容對中年級的理解而言略難,需要授課老師架好鷹架,或更多引導,協助理解,將來還可以借用安妮新聞發展不同主題的教學,延伸並加廣學生學習的層次與內容。
姜秀潔
臺北市松山區健康國小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