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傳播好默契 | 美感教育

溝通傳播好默契

課程資訊
  • 學校:臺北市立石牌國民中學
  • 教師:李璟玫
  • 課堂:視覺藝術
Read More

課程簡介

人與人的相處有賴於良好的人際溝通和建立圓融的人際關係,而有效的溝通在於能正確傳達訊息,透過多種類型的傳達方式,則能更準確將訊息傳達出去。本課程設計以小組合作為基礎,體驗溝通常用的視覺的認知、語言的描述以及聽覺的意會方法,以桌遊「三人成築」引起動機,透過操作可體驗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的溝通模式,可知當扮演不同角色時,所需要用到的感官都不一樣。接著在試試其它各類溝通方法後,閱讀報紙安妮新聞第四期,報紙透過文字將資訊傳遞給讀者,亦是溝通方式之一,並思考要如何辨識這份報紙內容真實性和訊息真偽。假新聞識讀術在於讓學生做出正確選擇,找出假訊息隱藏規則,以奠定「先存疑後求證」的態度,具備媒體識讀力。最後,透過顏文字、表情符號和傳達情緒的表情圖像練習,以進行經驗、思想、價值與情意之表達。

課程目標

1.透過小組合作,培養對視覺的認知、語言的描述以及聽覺的意會。
2.覺察人際互動中語言及非語言訊息對溝通的影響。
3.藉由閱讀,開啟觀察、思考、懷疑和查證精神,培養媒體識讀力。
4.理解顏文字和表情符號於生活中的運用,並能透過圖像合宜表達。

教師課後省思

1.溝通傳播好默契課程主題,未來可和綜合領域跨域共備,讓課程更完整。
2.閱讀文本為安妮新聞第四期,學生普遍喜愛閱讀,最感興趣的內容是第六
至七頁的迷宮,有設計感的排版和圖像,較能引起學生興趣。唯因應班級
特質,教師在學生閱讀時間的控制,需彈性做調整。
3.培養媒體識讀力有其重要性,所幸學生對這份報紙的興趣,在公視「假新
聞試讀術」影片說明下,學生能開啟查證精神,順利辨識出安妮新聞的真
假度。
4.第三堂可加入表情符號APP操作,融入科技領域。
5.透過小組合作,嘗試手語、口語、文字和圖像的訊息溝通,學生可探索自
己可能最擅長的溝通方法,期望能運用在生活中。

李璟玫
臺北市立石牌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 臺北市立石牌國民中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