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簡介
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多以經濟效益為先考量。誇大的廣告看板、資訊過度的視覺符號、雜亂的街道巷弄、缺乏美感經營的生活日常,無形中影響學生的生活態度。為了突顯訊息,街道上的廣告看板常有設計欠佳的字級、字距與行距,不僅閱讀困難,也可能造成誤會。為了提供更多的訊息,印刷品上的版面編排也常顯擁擠,形成視覺疲勞。
本課程將從版面編排切入,讓學生了解排版中的字型風格、字級大小、字距與行距、留白與邊界等、圖文大小等比例關係在版面美感上的重要性。透過圓點貼紙名片設計及比例感學習工具的海報版型設計體驗活動,探索比例概念。最後導入對生活中各類告示、看板、海報等之版面觀察,試著用比例的眼光檢視圖文排版之視覺美感呈現。
美感預期成果
1.在美感知能方面,學生將建立比例構面之美感能力,覺察比例如何影響生活美感呈現。
2.在美感運用方面,學生能把比例運用於日常生活書寫中,建立好的生活美感習慣。
3.在美感省思方面,學生能以比例的眼光覺察生活環境的美醜,省思個人於環境的角色。
教師課後省思
這次課程主要沿用我在106學年度第二學期所做的比例構面教案。當時讓學生製作個人「讀書筆記」,把字級大小、圖文比例概念運用到筆記書寫中。上次的作法遠超出6節課,所以這次在教案設計上僅處理圓點貼紙名片版型設計及黑灰白比例關係探索,最後導入電影海報比例關係賞析為結束。課程之外,我把比例概念延伸到後續的「美術學習成果冊封面設計」創作單元上。雖然在模擬的版型設計中,學生能創作出不錯的版型比例,但真實的設計創作,許多學生還是回到乏比例美感概念的原點。究其原因,是因為真正在做版面設計時,內容介入、色彩介入、質感介入、構成介入、圖像介入,一切變得複雜多變。以國中生所能吸收及整合的能力來看,要一次掌握這些元素並不容易。但美感的感知力與判斷力卻是有的。就像課程短片中,陳摹天並非美術專長,卻能發起美感教科書運動。高鐵車票改版一度被認為有技術上的困難,但終究在願意變革的領導人手中獲得一次重要的提升。生活中圖文排版無所不在,它構成視覺環境的一部份,希望本課程能培養學生能常常練習觀察生活中的圖文排版,想想怎樣可以更好,讓自己成為生活美感的覺察者與實踐家。
- 01認識生活中的圖文排版與比例關係
以陳慕天TED演講「給我們一本課本,我們給孩子一座美術館」引起動機,讓學生認識圖文排版與生活美感的關係,再從生活告示、招生海報等切入,了解文字排版中的字距與行距等比例關係如何影響閱讀正確性、視覺舒適度及整體美感表現。
- 02透過圓點貼紙名片排版練習,體驗字級關係與空間比例
不同大小的黑色及銀色圓點貼紙代表不同的字級。配合專屬學習單,透過圖點貼紙排版,體驗字級大小及空間比例如何影響版面美感。
- 03了解不良的排版如何帶來閱讀困擾
透過「排版這件小事:高鐵票和奧斯卡都深受影響?」Youtube短片,總結文字排版及資訊陳列的相互關係。
- 04透過黑灰白比例學習工具,感受黑灰白色塊的比例大小如何影響視覺美感
老師設計黑灰白比例學習工具,讓學生藉由黑灰白卡片的挪移排比及繪製,覺察不同的比例如何呈現不同的美感
- 05整合運用圖文比例關係,繪製圖文排版設計圖
整合圓點貼紙字級概念及黑灰白比例關係,繪製多個圖文排版設計圖,從中創造比例美感運用的可能性。
- 06能把圖文排版概念運用到生活海報的美感賞析中
透過名家電影海報分析其中的比例美感概念及呈現技巧,期望學生能運用比例美感概念於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