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從生活中常見的構成著手,引導學生進行構成的初步探究。藉由探訪校園各角落的物件構成,使學生思考何謂合宜的構成方式,強化學生對構成之美的感受。接著運用構成KIT的自由布局與幾何限制兩種方式使學生練習排列物件與安排畫面的方式。最後藉著操作生活中的物件-聯絡簿的版面安排,讓學生實際思考訊息與構成的關係並做出合宜的配置與排列,進而理解不同的構成方式會傳達出不同的視覺效果。

向度分析
  • 美感認知
  • 工具思考
  • 公共關係

1.構成的原理原則
2.構成的階層關係

美感預期成果

1.學生能藉由生活中構成的探索,了解不同構成配置會引起不同感受。

2.學生能依訊息的輕重緩急做合宜的配置與排列。

教師課後省思

此系列課程為發現為主的初階課程,學生生活中充斥著各式的美感構成,但大家卻不曾注意到,或是有注意但卻不知如何改善。藉由聯絡簿版面的重新安排,學生能重新審視聯絡簿的定義並嘗試運用課堂所學排列出合宜的畫面。在前段引導的課程中,使用了自由布局與幾何限制的KIT,此部分的課程設計原為小組模式,但發現低估了國中八年級的程度,所以將這系列的練習改成在一堂課的時間內由個人獨力完成兩組排列的練習,並輪流發表與討論。操作的部分,由於學生手頭功夫較差,較沒耐心,剪出的幾何形狀歪歪斜斜不精準,但因為是第一次接的班級,學生在課堂中較沒信心,要破除學生不敢做作品與發表的心理障礙,鼓勵他們勇於嘗試,在此部分的要求就比較低,只能口頭提示色塊剪的不好也會影響畫面的視覺感受,較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