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次課程試著將閱讀拆解為先閱讀試遊戲,設計組合生物功能結構,再度閱讀報紙–思考生物演化與環境三個部分。想透過設計生物遊戲卡,重組學生既有生物結構知識與環境生存的關係,另類思考演化這件事,再回去閱讀報紙深化閱讀思考的內涵。
首先第一部分:閱讀各部分報紙(老師可導讀或學生自行閱讀),閱讀 10 分鐘後討論最吸引的版面再繼續延伸閱讀火星任務與演化部分,讓學生選擇自我閱讀或開啟火星任務桌遊模式讓學生提升對演化演變的樂趣。
第二部分:使用生物小模型與塑膠片水性色筆玩出心得未來生物造型試畫,實行步驟第一步:學生可以在塑膠片上將每組桌上的三種生物做部位的結合,結合時須以一個主要生物為主結構搭配第二種生物的其他結構再配上第三種生物的質感色彩斑紋等等,結構必須吻合生存環境與結構平衡。第二步針對生物外部皮毛色彩進行思考轉換,生物必須考慮生存背景能適應環境或吸引配偶等生存功能。第三部牌卡背景色彩與屬性設計:針對玩家玩牌快速思考與習慣設定原則,牌卡背景色與生存環境相關,而屬性設計分為生物名/功能/生存地/食性四個向度來區分,藉由牌卡設定整合生物功能與環境的思考。
第三部分:省思,可回到報紙選用有羽毛的恐龍那篇來思考生物結構出現改變意味著什麼?並純新思考未來生物帶來什麼訊號?或實際遊戲牌卡分組對戰,來思考環境改變與生物結構的關係。
課程目標
- 透過活潑新穎的安妮新聞來吸引學生再度以報紙的方式來開啟不同電子新聞的閱讀經驗。
- 透過報紙內的活動或遊戲設計加強分組討論與思考的方式。
- 透過設計思維統整閱讀資訊與既有知識達到另類理解運用的方式。
教師課後省思
- 初次出堂施作班級程度不一,需要彈性調整各班閱讀方式閱讀程度與速度不同,有些直接引導五分鐘就能完成整節課開心地閱讀,有些班學習能力不佳,只好先帶入桌遊章節帶熱學習氣氛。
- 在操作設計未來生物結構上引導要加入主從思維與平衡概念,在上色時加入影片引導學生更進一步理解生物功能與環境的關係。
- 之後課程可加入紙上桌遊環境應變卡等,更能完備理解應用的過程,真實達成閱讀的目的。本次施作時間來不及完成最後遊戲部分將延至下學期期初舉行。
- 學生閱讀安妮新聞報紙特別是跨頁型的設計(大篇幅一眼望去盡收眼底異於3C介面)感覺顯得異於興奮與好奇。
- 有趣而具有美感多元性的安妮新聞對於學生討論思考觀察都是很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