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學校旁的景美街道曾是 1908 年前霧裡薛圳道的遺跡。一條因河運渡口而興起的百年老街,街底下曾作為臺北城之灌溉設施的圳道,伴隨都市發展明溝水路已加蓋或改為地下管渠,只遺留水利設施需要的人孔蓋。除了遺留著過去圳道蜿蜒狹小的自然紋理,現今亦是景美夜市的人潮串流的軌跡。
因此本課程設計以藝術為媒介,透過蒐查文化、踏訪採集、對話討論與發現構成,進行老街考查及社區互動,共同探尋及認同在地文特色與人文風貌。
首先藉由地方文史工作者,認識景美地名與圳道的關聯,了解景美街的改變與轉變。再運用「台灣百年地圖」APP 的地圖套疊中,從古地圖中理解一條水圳如何演變成道路的歷史脈絡。引領學生踏著歷史的足跡探索城市美學,在蜿蜒窄小的空間體驗中,想像百年前腳底的水源脈絡,以拍照及素描形式觀察景美街,循序地累積學生細微美感知能和對生活環境的關懷。
最後引導學生將老街圖像轉化為孔蓋可利用圖像,除了討論孔蓋設計的合宜性與地域性,並探索自身文化,啟發生活感知,以版畫形式為百年街道發想,創出具有在地美學與文化特色的孔蓋。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1. 發現居住環境中的構成。
  2. 觀察街道上的孔蓋構成。
  • 美感技術
  1. 拓印技巧
  2. 印版技術
  • 美感概念
  1. 構成的概念。
  2. 設計的合宜性。
  3. 化繁為簡的設計概念。
  • 其他美感目標
  1. 環境教育議題融入
  2. 跨地理歷史領域

 

教師課後省思

  1. 雖然花了 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上台分享景美的歷史人文,讓整個課程延長了一點,但從回饋單上面發現許多人似乎透過這樣的報告分享,除了讓非在地的學生理解所不認識的景美,更讓在地景美的學生能發現自己每天生活的環境,似乎可以變成校本課程的一部分,這是出乎課程意料之外的。
  2. 因疫情關係將外出參訪與文史導覽課程合併一堂,進而壓縮到學生探索景美街道的時間,當初設定要學生細微觀察街道植物、街角、鐵花窗等目的就無法達到,造成學生拍照回來的照片,大多是而廣泛的街景內容缺乏細節的圖樣,這樣造成學生後來在人孔蓋上的設計,大都以最初分組報告的內容資料做為人孔蓋的設計元素。
  3. 當初因為想要展覽而設定以 B4 大小的膠版為創作尺寸,卻沒想到形成學生創作時間上的成課程上的延遲,而另一部分班級以 A4 大小的樹紙版作創作,整體時間的運用比較剛好,或許下次在創作上尺寸、材料易操作性都是需考量的點。
  4. 當初是以人孔蓋一般都鑄鐵單一色彩,因此為板畫也採黑色油印為設定,可是後來發現觀光型的人孔蓋也有彩色版,或許之後再上此課程時或許可以把尺寸說小,然後採單版複刻,達到彩色人孔蓋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