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景美地名緣由,是因位於霧裡薛圳 引水木橋「梘」的尾端而有了地名「梘尾」, 因此 本次課程設計 延續以 圳 道 做文史引子,景美橋的結構探索為主軸。景美橋最早以木梘為水橋,其結構最初為樑式橋,以 47 根木樁架設在溪床作為支柱,之後曾以打通的水缸重疊相接,日治時期材料改為鋼筋的樑式橋, 2010 年橋的 結構型式改為鋼拱橋。此次課程聚焦在橋的 力學 結構,先介紹各種橋的種類,及各時期 景美橋變,讓學生先從視覺上觀察結構,再透過 KIT 動手了解不同時期景美橋樑結構,不同橋樑 的 結構 差異和載重力,最後透過小組討論,為未來的景美橋發揮創意設計,並製作一個橫跨 A 點到 B 點的橋所組構成的空間美感,並能進行支撐、承載等測試,讓學生體驗在結構與美感中如何找到最合宜的平衡點。本美感課程以水圳 為引子,導入“結構”練習,配合校本課程之社區踏查及結合歷史、理化 課程,引導學生關心生活環境議題,思考創造具有美感並且能運載的乘載體。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1. 理解歷代景美橋的結構。
  2. 觀察現有景美橋的結構
  • 美感技術
  1. 將抽象力轉化成視覺美感
  2. 能透過觀察發現多元的結構美感
  • 美感概念
  1. 能對生活中的自然物及人工物有基礎結構的概念
  • 其他美感目標
  1. 環境教育議題融入
  2. 跨歷史、理化領域

 

教師課後省思

  1. 此課程執行時,每一堂課的KIT學生參與度都超高的,不論是三根筷子撐起一瓶飲料的比賽,或冰棒棍搭達文西橋的比賽,不知是獎品的誘惑性還是比賽挑起學生的好勝心,挑戰失敗的學生都要求再給次機會,學生這操作性強的課程中獲得很大的成就感。
  2. 以麵條橋的單元,發現是幾個單元中,學生可以最易掌握的材料,可以在一節課的時間內搭完一座橋,雖然後續的作品移動維護須很小心,但在只有單堂課的壓力下,發現麵條是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操作的材料,這是此次實驗課程中意外的發現。
  3. 進入想像未來景美橋操作課程時,疫情剛好進入嚴峻期,各班因確診人數而停課的比率偏高,更有一次停課班級超過比例而全校停課,這影響到後續需要學生操作上的連續性,就有一小組裡隔離者是原創作的主導者,小組因而換人主導創作,整個橋樑的風格也因此失去連貫性,最後有幾組的創作起初作品很有創意,但後來隔一暑假回來才完成,交上來的作品似乎時隔太久而造成草草交差了事,這是覺得有點可惜的地方。或許以後這樣創作的課程還是必須集中火力密集三堂課完成,成果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