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本學習課程,在建立學生學習比例美的概念,從基礎的構面為比例,比例當中需要對於大小、尺度、模矩、分割整體、組合限制、合宜比例(比例美)等項目的了解。
首先從日常生活的物件開始執行整裡的概念,先有分類、尺度與合宜大小做為基礎,讓學習者注意到生活當中各種物件的尺度。
再利用超大比例引起討論,在抽屜當中放一個超大物件產生尺度對比,對於這個物件的放置方法,書寫出想法,並討論哪一種大小在這個尺寸當中合適。
合宜又美觀,設計書包大小的裝置放入透明盒裝設計版,產生攜帶方便搬運的收納裝置。
日常生活中常有的活動,以合適的方法搬運需要的用具與收納東西方式。應用比例來了解所需要的東西可以因此被整理方便攜帶與維持完整。

美感預期成果

經由學生透過比例練習的學習,體驗到物件大小尺寸於收納空間的關係、限制空間對日常生活物件當中的收納的方式,因此可以形成學生對於比例尺寸與日常生活的收納產生關連的聯想,經由整理及練習當中會知道比例的影響。

教師課後省思

  1. 學生對於基本工具的使用,也需要有機會可以熟悉,量尺品質的良莠不齊,像是量尺的刻度都不清楚造成學生對於畫線與尺度的不確實,或者觀看角度不同,造成下筆的時候沒有辦法具備精準度,所以以學生教材就是它們的工具,採買上著重在使用的學習,不同班級的重複使用不同班級的重複使用,可讓學生減少修正的挫折感,或許是避免他們成為「差不多先生」的一種方式。
  2. 尺度概念具體化並且能察覺尺度具體表現(像是寫出長、寬、高),在學生的學習當中能夠產生規格概念的過程,在本課程之前是很不清晰的,這也是需要意識與練習,能夠具體說明的時候,學生就可以跨越概念改以實際的方式表達具體的尺度與大小,也可以開始用其他的物體來做敘述類比。
  3. 體驗比例的美,所需要具備的學習經驗,對於尺度的經驗需要有數據支援,也可以增加直覺反應與比較性,設計使學生比較對等條件的環境,提示累積的學習過程像是跟構成比較相關的達成「一目了然」、「分門別類」條件,來顯現比利的重要性與美感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