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此次的教學發想源⾃於安妮新聞裡的第⼗三期《看不見的城市》,孩子們閱讀了安妮新聞的內容,從封面發現像樂高般堆疊高起的城市中,有許多的符號和細節,如城門、軌道、摩天輪、交通號誌、潛水艇……,在其他的版面中,孩子們看到不同定義的城市,看不見的城市、神秘的地下城、神話與傳說裡的城市……等,他們從中汲取靈感,分享他們對於安妮新聞中提到的城市的看法與發現,討論發展出城市須具備的條件。
有了想法就要開始動⼿做囉!這次我們結合紙材單元,運用紙的特性,學習摺紙、捲紙、剪紙和白膠的使用等基本技法,加上自己的想像,呈現城市的樣貌,建造自己的魔幻城市。
經過剪貼、設計、重組的過程,孩子們的巧手建立起一座又一座有連通走道、高低錯落的魔幻城市,還一起分享彼此的成果。
課程目標
認知
- 能認識用不同觀點認識各種定義的城市。
- 能了解紙張的特性和使用白膠的基本技法。
態度
- 能⽤⼼投⼊⼩組活動。
- 能⽤嚴謹的態度完成作品。
技能
- 能學會用紙材來呈現表現城市的作品。
- 能將作品成功表現城市的樣貌,完成具有獨特性的作品。
教師課後省思
- 教學資源:進入主題前,運用了一些時間陪伴孩子一起閱讀安妮新聞,安妮新聞提供很完整的圖文,內容完整新穎,圖片繽紛多彩,充分的吸引孩子們的興趣,但部分內容敘述對中年級孩子而言,還無法理解,在老師說明後,也還不是孩子們的理解範圍,但孩子們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頁面再次閱讀內容,許多孩子在下課時間都還是留下來繼續翻閱安妮新聞。
- 課程部分:由於結合紙材的單元,所以孩子們容易運用紙材建立一座立體的城市,但即使紙條的色彩繽紛,但還是不夠符合他們建立想像中的城市,有孩子提出可否畫好再搭建城市、或是另外畫圖再貼在立體的部分,如此可以較易結合紙材和想像的城市。
- 孩子回饋:安妮新聞好有趣,還希望看到其他期別的內容。上完這堂課之後,好幾位孩子紛紛表示原來還可以用不同的定義的來看待城市,以後他們在觀察一個地方的時候,可以用更開放的角度來欣賞;老師則對於安妮新聞可以打開孩子的眼界,擴展他們的想像空間,課程引導時可以有更多元,覺得相當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