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大到建築物構造體,小到原子筆、立可帶等,這些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和用到的構造物品。課程以「構造」為主軸,讓學生拆解再組裝美工刀,寫出一把好用的美工刀,需要哪些構造上的功能要件?理解什麼是構造,並引導學生用眼睛去看、心去想、去觀察其特性和功能,思考其構造美的要素有哪些,進而培養其自身的美感經驗。
循序漸進KIT積木的任務,利用捆、束、綁、堆疊等技巧的練習;接著進行手機座積木構造的操作體驗;最後實作挑戰是學習製作一個具有功能性、實用性和兼具美感的腰帶的構造任務練習。
本課程是延續修正106學年度下學期上過的構造課程,因原先課程約增加5節上課時數,最後食品包裝盒的構造挑戰有些班級會上不完,所以本次課程做修正去除此單元,增加拆解美工刀和手機座練習,讓學生對構造有充分的認識和操作體驗。

美感預期成果

 

1.構造物在日常生活當中無所不在,希望學生在學習本課程之後,瞭解構造是什麼?能對構造物有感,引起思考,進而做出美感判斷,學生能將這樣的美感經驗跟他人分享,運用在生活中,讓美感的種籽發散。
2.分組合作學習,除促進人際關係的建立外,也可學習到彼此不同的優點,讓學習者可以達到加乘的學習效果。
3.實做體驗學習,能引發學生多面向思考,瞭解媒材的特性,做出適當的美感判斷,引發其多元思考的創意表現。

教師課後省思

 

1. 引導學生思考比較3個立可帶,在使用上有哪些不同之處?拆解再組裝美工刀,寫出一把好用的美工刀,需要哪些構造上的功能要件?這個教學活動讓學生可以較清楚瞭解日常生活中常接觸到文具構造的特性。
2.KIT積木練習,有部分學生無法用橡皮筋的彈性有效的將木塊捆束緊實。隨著線材、面材和五金材料的增加,學生能更熟悉用材料來接合穩固木塊構造體。紙面材和棉線材料較少學生使用,也無法靈活運用各式材料的特性,直到鼓勵學生多使用不同材料,且能有效接合固定的會加分後,有很多學生開始嘗試運用,整體學習效果也增強了不少。
3. 積木手機座構造挑戰,原先設定是一般手機,因考慮部分學生沒手機無法操作,後來改用跟原手機幾乎一樣的展示用模型手機,讓學生可以更貼近真實的實物狀況進行練習,發揮創意完成作品。
4.製作腰帶的構造任務練習,帶身素材除軟塑膠片外也增加織帶和合成皮,連結素材也增加棉線、編織繩、釘扣、四合釦和鉚釘扣,藉此增加學生思考材料連結的各種組合變化性,而連結這些素材所使用的工具也不同,讓學生覺得新奇也樂於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