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這屆學生在國中生涯遇到了校舍補強與油漆,風雨操場重新粉刷等工程,也同步經歷視覺教室逐步改造的變化,其中色彩的轉換直接影響了空間的美感,有些配色讓校舍煥然一新改頭換面,然而很多不當的選色,反而比原來的配色更糟糕。課程首先引導學生從校園環境觀察著手,透過色票進行比對,紀錄建物間現有的配色,回到教室後進行報告與討論。接著以視覺教室與其它一般教室比較,在相同環境結構下,不同色彩計畫如何影響空間的氛圍。最後引導學生以自己的房間學校教室為題,透過色彩來營造自己喜歡的居家風格學習空間,創造自己生活空間的美感。並以樣品屋與微縮模型的概念進行實體製作,以牆面、地板、窗簾與床包為配色重點。透過3D 立體的呈現,讓色彩的計畫與改造,能夠做快速簡易的實體呈現,讓想像更接近現實。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
- 學校建築配色是否合宜。
- 視覺專科教室牆面、窗簾色彩與其它教室比較。
- 美感技術
- 色彩調色與空間配色。
- 3D 微縮模型製作。
- 美感概念
- 色彩搭配的美感。
- 如何透過合宜的配色,提升環境氛圍。
- 透過色彩計畫營造空間的風格。
教師課後省思
- 學生的調色與平圖技能很不純熟,直接影響配色的結果。因此在實驗課程結束後的延伸課程,將利用顏料上色改成美術紙剪貼,讓配色的操作更直覺。
- 製作過程中,教師製作了10組擬真微縮地板供學生選用搭配,許多學生在面對有質感的木地板時反而出現選擇障礙,透過這個實際的體驗能深切地感受到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 微縮配件製作易花費太多時間,教師可以設計更簡化的套件,或製作部分現成配件供學生搭配使用,提醒學生不要過度要求擬真,將重心放在色彩的搭配上。
課程規劃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