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在本課程中,藉由美感電子書的結構章節與環境中的物件事例引導學生從生活體驗中理解人類與各種生物為了生存,發展出與地心引力相抗衡的策略就是結構的力量。以結構KIT美感學習工具,讓學生體驗同一種材質不同結構造成的不同強度及體驗物品的結構造成的形式與功能之間的關係。由此知道一張紙會因結構的改變,而產生能與重力抗衡的支撐力,結構只要比例均衡就能同時展現力量與美感。

生活中時常需要能盛裝容器,每一種能盛裝的容器,都有結構美感蘊含期中,為配合政府限用塑膠容器的措施,設定盛裝的製做材質必須具有美感,符合環保、扁平、好攜帶的材料。教導學生基本的折疊結構方法,讓學生學習透過選擇適當材質,考慮配置與形式的合理性及整體構成,運用改變材料狀態的手法來創造結構和立體空間,就能在結構穩定的基本功能之上,進一步展現充滿力量的結構之美。

向度分析
  • 美感認知
  • 工具思考
  • 公共關係

1.理解物件被使用時會受到哪些力量?
2.理解形體中哪幾個部位在傳遞力量?
3.理解結構如何維持整體的穩定?
4.具有普遍美感的結構事形體中用以傳遞力量和維持穩定的構成,給予人既必要又優美之感。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認識什麼是結構
2. 能發現並感受結構的美感
3. 能認同設計不僅是解決問題,應更具有美感
4. 能學會基本折疊技法
5. 能運用結構解決問題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第一次接觸結構課程,多數能講出生活中可見的結構例子,但實際操作KIT的課程時,需要多一點說明與引導,甚至有些學生需要看別人做出範例後才能完成手中的材料的組構。
容器結構如何加固的問題,部分學生能在第一時間自行觀察到什麼地方可以改善,因此能順利解決容器變形、承重不良的結構問題,多數仍須老師指出問題點後,再進行改良。
本校學生程度差異較大,未來再執行相關課程可再多舉實例案例說明,帶入生活化的活動會更吸引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