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引導學生從自身周遭出發,透過校園及居家環境美好記憶質感的踏查,開始觀察發現環境中出現的各種質感,並覺察自然的質感變化及人工質感的使用,利用視覺和觸覺記憶生活環境中的質感,體驗並思考不同質感帶來的視覺與心理感受,進而理解記憶質感、真實質感及擬真質感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面紙盒進行美好質感思考與連結發想,讓學生利用與面紙同為紙,質感卻大不同的其他紙材,透過簡單技法嘗試再現與創造各種質感,並練習重現記憶質感的意象,進行合宜具美感的質感搭配,完成<好感面子盒>的設計。藉此過程體驗紙張質感的變化,思考相同材料經不同技術可展現不同質感的多元可能性,進一步探索記憶質感與意象的連結,感受質感對生活美感的影響,進而達到質感構面的美感提升。

美感預期成果

  1. 對於周遭環境的質感能有感。
  2. 能去思考這些質感是否合宜,是否有美感。
  3. 對於記憶質感、真實質感和擬真質感有基礎認識。
  4. 能利用紙張再現多種質感或創造新的質感。
  5. 使用材料時能思考各種可能性,並適切使用合宜具美感的質感。

 

教師課後省思

  1. 質感描述需要深厚的語言底子做後盾,大部分學生雖能感受觸覺細膩的變化,卻礙於語彙的貧瘠而無法確切表達,可思考與國文領域合作,提升學生表達質感能力。
  2. 透過這次的質感課程,讓孩子終於有機會從繁忙快速的課業步調中暫時抽離,能慢下來,慢下來靜靜觀看一花一草,慢慢觸摸樹皮石牆,嘗試用指尖、用掌心去感受不同技術處理的紙張。在慢下來的過程中,更能察覺不同質感的特性,分享不同質感帶來的心理感受。進而體認到質感合宜帶來的美好感受。
  3. 關於紙張的質感變化實作,一樣為孩子帶來開心又過癮的體驗,做到欲罷不能。解除固定技法的束縛後,也讓更多孩子願意大膽放手嘗試,迸出許多讓人驚豔的火花。
  4. 因此次聚焦於質感構面,為免學生受其他構面影響,所以抽調色彩,少數學生仍會想運用色彩來呈現主題質感,須一再提醒與聚焦。未來的進階課程部分可再加入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