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以生活中常見且運用於飲食中的香料穀物,讓學生親身感受其原始風味、質地、外型與生長周期等;引導學生對時節時令的花草香料與生活飲食文化的探究理解,進而引用其特性,進行時令花卉的包裝體驗。進階學習,以中國焚香認識為起點,現代生活香氛為輔助形式引導,帶領學生對環境共生共好的美感重視與自我檢視,透過進行實作,讓學生學習此時令季節與人生活的息息相關特性,藉由焚香的操作體驗,加深學生對生活環境的共生、共賞、共享信念。

美感預期成果

1、學生透過課程加深對質感感受的美感分析與判斷,使學生對環境美學的合宜性有實際的佐證與反思。
2、強化質感選用與生活環境呼應的重要性,學生能透過操作體驗,發現人與環境共處的共好合宜問題。
3、運用色彩、比例、質感的相互關係,辨識出視覺意象的生活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1.二十四節氣與生活飲食的緊密關係
透過網路資源的搜尋資料搜尋閱讀,雖看似平常且無趣,但當下的實際地閱讀與理解的當下,讓學生體驗到二十四節氣多樣知識與生活的直接驗證。因節令與環境直接結合的對照狀態,學生能以直觀且準確的方式選擇出適合的質感配置,是一種內化式的實際質感教學。
2.自然質感的認識與實際選擇素材製作質感
香料素材於生活中不斷存在,使人們都習以為常,認為其特性的存在並無特色或能引起關注;透過老師的引導,讓學生主動觀察其色澤、氣味、質地,紀錄並試圖調出合宜色彩,更能體會看似平凡的素材,與自我想像的時令色彩如何達到共同特點。,必須要認識節令中人們生活食材的運用經驗,才能調和出與節令氣息相近的色彩或質地,學生可以從中獲得對質感知識的深入理解與學習經驗,脫離想像式的質地認知,進而願意觀察細膩並力求實驗。
3.設置作品的不可知變因
本次的素材取用於學校廢紙與回收礦泉水瓶製作。操作時,學生本不太有期望會有令人驚喜的表現,但透過不同技法與層次的組構,讓每位學生的燈飾作品件件獨特且具有美感造型,加強學生對作品的認同與信心。操作時,運用的技法不難,一般學生只要稍微專心,便可完成此任務,老師的時間掌控與教學節奏十分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