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生活物件及環境建築來觀察『結構』的組成,日常物品的(桌子、椅子、眼鏡、雨傘.)及建築,透過肢體的體感,認識結構與力的關聯,讓學生檢視公共環境中的『結構』存在樣式,再延伸至南島民族住宅高腳屋、土台屋、石板屋、望樓的結構與解構的認識,同時,對照非南島民族的結構差異性,進而,藉由竹筷、壓舌板、厚紙版、綁繩等多元的材料,做結構的支撐與空間練習,讓學生以實作了解結構與力學的相互關係,最後以『瞭望台』為主題,功能與結構造型的具體創作,期盼學生藉由此過程了解結構的與空間的美感關係,了解材料、構造、施力對於造型美感的影響。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學會理解生活環境的結構形式之原理原則,試著創意發想進行延伸應用。
  2. 學生能經由創作的歷程,了解結構與空間交互產生的美感關係。
  3. 學生可以經由此課程提升對生活周遭『結構美感』的察覺性,進而能更關注公共環境設施的美感及運用至居家生活,提升生活機能性的美學。

教師課後省思

  1. 透過引導,學生對日常已經存在的結構能更有感,同時能觀察、探討物件的結構功能性。
  2. 操作力的課堂,因為對象是國中生,要特別注意男女同學的小組分配,同時,要提醒肢體碰撞的安全性。學生確實在透過身體,彼此間力的拉、背、支撐,更能感受結構的重要。
  3. 剛好遇到世界古蹟日,建議與政府單位直接聯繫,由專業的講師,為國中學生量身定做的解說,可以促進學生學習事半功倍。
  4. 在實境建築解說過程中,除了解說員講解錄影外,也可以重新排演,訓練學生當小小記者,搭配掌鏡者,由學童重新詮釋解說或是旁白。藉此,學童可以增加一個報導的體驗。
  5. 進行竹籤木構時,因爲直接插在珍珠板上,學生容易形成線性輻射狀,因此,建議可以先做平面設計圖,操作時就可以避免單一方向的思考。
  6. 引導過程中,可預先調查學生的手作能力,進行工作任務協調,進行會比較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