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觀察自然界中的樹木、枝枒、葉脈、鳥窩、蜘蛛網、蜂窩等,發現其中的結構美感,藉由細麻繩編織網狀結構,了解柔軟的網子可以依照放入網袋的物體變形。 再利用長方木框綁上麻繩,麻繩平織的網狀結構,了解到木框與線的結構作用以及與承載物品的關係,麻繩和木框是在建立一個傳遞力量的路徑,麻繩織的愈密愈緊,力量分布越平均,麻繩結構就會越穩定,但乘載物就需有取捨。
引導學生長方木框與麻繩編織成包絡線曲線的樣子,了解到扭轉的線條的造型,也有助於確保力量被平均分攤,不會因為重心偏移而造成受力不均。
學生了解線材與木框之間的力的傳導後,加入不同形狀的木框,如圓形、三角形、圓形等;以及不同的線材,如:金屬線、毛線、尼龍線等等,編織成可承重的網狀結構,並且探討其網狀結構之線材材質、疏密、鬆緊等因素會使承重物品有何變化。

美感預期成果

藉由這次課程使學生了解自然界中的結構美感,也了解人類改變才了的狀態,利用不同的結構使生活的便利,利用木框上編織麻繩,使麻繩編織成網狀結構,來探討其疏、密、鬆、緊的結構關係。

教師課後省思

從「結構」這個構面來上課,對我來說是滿有挑戰的,上完課程後,我覺得要將課程簡化再簡化,六堂課的時間是不夠的。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拿到框和線材時,直覺性的就會將線繞上框,但保有美感和韻律就是需要老師不斷的提醒和指導。然而這個步驟完成後,又會發現學生的作品重複性太高,因此更需要提醒學生改變線材纏繞的鬆緊度,觀察緊繃的狀態和鬆弛的狀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圓形框的挑戰較大,學生常常在圓形框上感到挫敗,有幾位女學生心靈手巧中,相互教授其他同學,才漸漸進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