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以學校於文化古蹟之地理文化環境為主軸,將承載 200 多年的鹿港老屋,我們將帶著孩子透過課程的引導來展開認識。學校建築以鹿港當地傳統九曲巷意象作規劃設計、建築物造型採用斜屋頂設計,並整合在地意象之紅磚及現代工法-清水磚來進行建構。 因此,我們將透過觀察校園建築與欣賞鹿港老建築,嘗試開啟與這時代孩子們的對話。
透過鹿港老屋系列課程,不僅是呈現外在建築「立面外觀」樣貌,瞭解鹿港不見天街的繁華勝景。藉由老屋建築外的「磚瓦結構」,感受當時一府二鹿三艋舺之鹿港繁華,針對建築物上特殊外形結構進行拆解,理解中華五行文化及歷史中所佔有的重要性。最後結合在地產業參訪,了解磚瓦產業的興衰及轉型,也體會到一磚一瓦其背後的辛勞,而後依個人為單位,進行約邊長 8cm 立方體磚瓦排列組合之結構設計,最近整合香草植物進行紅磚泥作。

美感預期成果

以 PBL 主題課程模式:透過專案式學習,培養有邏輯有系統的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

實作探索:透過傳藝融合跨文化藝術動手實作,學生發揮創意增進對跨文化的理解與欣賞。
運用多元評量以培養多元智能:透過實作、小組合作、作品展現、學習單及展演培養多元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一開始進行這個課程時聽到要講古蹟、歷史建築時都顯得興趣缺缺,但是在實地走訪這些具有特色的老建築及課程後,發現原來自己住的地方深具特色且擁有深厚的文化背景而開始反思,提升學生對家鄉產生認同及價值感。

希望透過學生欣賞老屋的藝術與美感的同時,能引導學生一起找尋存在於老屋間的地理特性與歷史脈絡,並能讓學生除對老屋的保存議題有更深入的認識與討論,最後透過實作體驗的課程結合,強化學生的學習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