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簡介

三人一組,將一張原本柔軟容易彎曲的A4平面紙張,利用折線,變成一片折版,或者捲曲,變成直筒….等各種型態的改變,使它能自己站起來,過程中體察地心引力的規則。
承相抗衡的策略。
教師發下小沙包及A4紙,使紙張能夠抵抗變形,並支撐有重量的物體,發展出與地心引力。
承上,將沙包改為圓錐形狀的「甜筒餅乾」,運用一張A4紙,使甜筒餅乾能直立起來,維持圓筒朝上,椎端朝下,過程中體察「結構」能改變力量傳遞的方向。
挑戰運用十張A4紙,做成一個能承載「三個甜筒」的承載器,鼓勵同學發展出向上延展、各種自由、 不規則形狀的承載量體。過程中,提醒同學「一個好的結構設計,應該能同時展現力量及美感」,所以,加強結構的同時也必須融入美感考量。
最後,能端著乘載甜筒的乘載體,行走5公尺而不倒塌,才算通過結構測試。

美感預期成果

同學透過結構課程體驗力量延展之後,對於結構在器皿、家具、建築的應用,更能深刻有感。在結構面的鑑賞素養上,能體會「一個好的結構設計,應該能同時展現力量及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引起同學的學習動機必須以生活為基礎,引起同學共鳴。例如:時下普遍的需求-手機架,引導同學思考替代手持的乘載的概念。再者,教師舉例生活中的困擾,例如:夏天手拿著甜筒,吃得很開心,卻突然想上廁所,需要暫時離開一下,並且請朋友或其他人幫忙拿一下甜筒,可是,手拿畢竟較不衛生,這是若有一個暫時放置甜筒的承載器是不適比較衛生呢?

有一個情境式的需求,再請同學以「產品設計」的身份來解決問題,同學似乎較有挑戰的企圖心。

最後,通過結構力測試,以及美感欣賞的同學,可以體驗被乘載的主角-甜筒冰淇淋,這個具體的獎勵大大地提升同學創作實踐力。

另外,跨年級互評也可以提升同學創作的企圖心,更能強化內在肯定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