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ews Is Interesting, But Is It True? | 美感教育

The News Is Interesting, But Is It True?

課程資訊
  • 學校:臺南市忠孝國民中學
  • 教師:莊筱芸
  • 課堂:英語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課程為一個為期兩節課的「數位媒體識讀」英語主題單元,專為九年級學生設計。課程以「議題導向學習」(Issue-Based Learning)為核心,旨在引導學生從辨識單則假新聞的實用技能,逐步拓展至對媒體識讀教育的系統性反思與國際視野的建立。

第一節課「技能奠基與實作」:課程從生活化的假新聞案例切入,透過 Padlet 互動投票引發學生動機。接著,透過課文聽力對話,拆解事實查核的具體步驟(如 5W 提問法、關鍵字搜尋)。最後,讓學生使用 iPad 進行獨立的查核任務,將所學技巧立即應用,完成從「認知」到「實作」的學習循環。

第二節課「反思深化與觀點建立」:本節課承接前一節的技能學習,首先透過 Google 表單讓學生進行有關新聞查核步驟的認知評估,再次確認學生能將新聞查核步驟建立在個人大腦認知系統之中,進而希望透過練習而建立成「習慣」。接著,透過閱讀關於「芬蘭如何從小開始打擊假新聞」的專題文章,將學生的視野從「個人如何查證」,提升到「國家社會如何應對假新聞挑戰」的層次。最後,透過結構性提問,引導學生反思自身處境並建立觀點,完成從「技能」到「素養」的深化。

課程目標

  • 認知層面
  1. 辨識並說出至少6個與情緒及新聞真偽相關的英文詞彙(如:fake, fact-check, surprised)。
  2. 理解事實查核(fact-checking)的基本概念與方法(如:5W提問法、關鍵字搜尋)。
  3. 說明芬蘭媒體識讀教育的一至兩項核心特色。
  • 技能層面
  1. 運用 “I feel…”、”I think…” 等句型,以英語簡要表達對新聞的感受與看法。
  2. 應用至少2種數位工具(如:Padlet, Google Search)輔助學習與探究。
  3. 能獨立或在同儕協助下,完成一則新聞的初步事實查核。
  4. 閱讀一篇關於社會議題的新聞報導,並摘要其重點。
  5. 針對特定議題(如:臺灣與芬蘭的媒體識讀教育),提出個人比較與分析。
  • 情意/素養層面
  1. 體認到在分享資訊前進行事實查核的重要性。
  2. 建立批判性檢視資訊的習慣,並願意在生活中實踐。
  3. 評估並反思個人在判斷新聞真偽、辨識立場及查證資訊等面向的能力。
  4. 將個人媒體識讀能力與更廣泛的社會脈絡連結,培養數位公民的責任感。

 

教師課後省思

新聞專題雖然是報導有關芬蘭如何從小學開始打擊假新聞,一個聽起來很是遙遠的北歐國家,而身處台灣,本身正是全球公認深受假新聞與資訊戰危害最嚴重的前線之一,如何面對這個沉重課題,芬蘭的實際做法成了一面鏡子、一個我們迫切借鏡的典範,因此不只是要讓學生了解到”Why”(為何要具備媒體識讀能力是重要的),也要透過實際課程中引導學生”How” (如何查核),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步驟、練習方式、以及可利用工具,像是為學生配備了基礎的防禦裝備。我認為透過驅動真實動機的議題學習:課程主題「打擊假新聞」緊扣學生的數位生活,將學習場域從課本延伸至學生的真實世界,能有效激發傳統教學模式難以觸及的內在學習動機。

雖然第一節課是用全英語方式進行,但到了第二節課閱讀新聞報導後學生閱讀省思跟個人想法的呈現,我清楚地知道,若強迫每位學生都用英語來表述這些複雜的觀點,結果很可能不是提升了他們的英語能力,而是讓他們深刻的思考被迫簡化為淺薄的語句。那些對台灣處境的憂慮、對芬蘭模式的讚嘆、對自我能力的誠實剖析,都可能因「這個單字我不會」、「這個句子怎麼說」而被放棄。因此,我做出的調整就是明確地告訴學生:「在表達想法時,你可以自由使用中文或英文。」這個決定帶來的回饋是驚人的。學生的筆下,不再只有寥寥數語的英文,而是湧現出不少充滿洞見的內容:

  • 郭同學:「台灣的媒體識讀教育大多透過宣導、海報等方式進行,很多人根本不在乎,而且國家好像也不太重視這個議題,反倒是民間團體大力宣傳。反觀芬蘭,媒體識讀是他們全國的共識,除了學生之外,就連政客也能了解它的重要性。全國上下一心才能讓抵抗假新聞的能力更強大。我覺得若要在台灣建立像芬蘭一樣的媒體識讀能力,應該要像防災演練一樣,才能讓每個人都重視這件事。」
  • 邵同學:「台灣和芬蘭的媒體識讀教育都重視批判性思維,但芬蘭將其融入各科目並與實際生活結合,讓學生更全面地分析媒體。而台灣則較集中於學科內容,媒體素養教育相對較單一,缺乏系統性的學習機會。」
  • 駱同學:「在台灣媒體識讀教育的部分較爲薄弱,只會教導一些一看就知道是假的的事例來讓大家覺得:哎呀這也太容易。但國外融入各個學科中可以更貼近大家的生活,不會編造一些很虛偽的故事來教導,台灣也幾乎都靠數位發展部打詐,但投了那麼多錢 台灣還是詐騙集團的天堂,原因就出在於政府沒有落實到“全民打詐”,僅依靠數位發展部的實力完全是不夠的,希望政府能落實以上內容,來讓我們的家園更美好,不會變成詐騙天堂。」
莊筱芸
臺南市立忠孝國民中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