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近幾年來,在課堂上,透過對話等等的互動,感受到現在的學生對年節、傳統節慶的一些典故、習俗都不太了解 (可能是我們區域,不能推論到其他縣市)。當初申請安妮新聞就想用冬季特刊,來讓學生了解節慶(特別是過年春節的傳統文化),也體驗各國對同一慶典不同的慶祝方式。
透過閱讀本特刊P4.P5,並透過3場Kahoot的互動以及Youtube上(約4分鐘-飲食男女的做菜片段)。讓學生知道”過年”的一些習俗、年菜的含意和除夕夜圍爐製作菜餚的類似的製作過程。
課程主題鎖定
- 安妮新聞P4.P5最有印象的一段描述。
- 節慶-我對家記憶的味道(分成Googleclassroom作業區照片分享報告以及留言說明。(因為可以即時呈現,可以讓同學相互分享。
課程目標
- 認識不同國家對節慶的各種多元習俗。
- 再度強化理解中華民族(用中華民族因為我說我們中國人。學生會說他是台灣人,我改說漢民族。他又說他是原住民-ps本校是原住民重點學校;約27%比例是原住民族)對春節的習俗與典故。
- 引導並連結自己與「家」,節慶或特殊日子的味道(記憶中家裡會準備特別的菜色)
教師課後省思
- 授課時間選擇錯誤,影響課程的進行。
- 部分同學很難有對”家”記憶中的味道~這一點值得再深入探討。
- 發現部分同學對很基本的軟體使用,會有困難。未來我的課程也應該把一些基本的軟體使用方式讓學生更熟悉。
- 或許可以再引入多元文化的部分,強調每個人是「個體」,在現今社會中,學習尊重與包容不同文化,是很重要且需要具備的態度。
- 未來在進行同樣的主題,kahoot可以增加多元文化的學習。(kahot每一題,老師都會說明對錯的原因,透過此種遊戲化的互動,可以提升學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