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我們每天生活在多采多姿的世界中」,這句話透露著色彩是隨處可接觸的、是看見事物的第一印象,在視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從觀察周遭環境場所或日常生活文宣…等,不免發現大多人們非常喜愛使用艷麗的顏色、高明度高彩度的配色來完成一個場域或一件作品的色彩包裝。希望藉由安妮新聞對柯比意建築師的介紹,帶著學生從生活經驗中去探尋事物、體驗生活、省思生命歷程,進而發展出自身適切的美感。因此課程中,教師透過安妮新聞對柯比意建築師的介紹引導學生,從自身日常事物去探索色彩,認識濁色系低彩度的配色方式並發現色彩搭配合宜性的重要。轉而發現搭配的方式並非只有多彩豔麗的選擇,最終聚焦省思所處環境的美感及自我的內在美感。最後教師搭配校內感恩月活動,引導學生感謝的情感,並將其合宜配色經驗呈現於感恩小卡中,書寫感恩小語,引導感恩之心送給想感謝的人。
課程目標
- 認識柯比意建築師。
- 透過色彩課程的引導,觀察自我生活物件,分析並找出自我的常用色。
- 觀察生活周遭環境色彩配色,色彩的搭配,給人怎樣不同的感受。觀察並感受內在情感、情緒的變化,並與色彩作連結,嘗試運用樹狀圖整理文字敘述或形容詞描述之。
- 製作感恩小卡,觀察無形情感(感恩)與色彩間的連結,並嘗試將其呈現出來。
- 認識色票使用的時機及能力。
- 體驗水彩調色使用技巧。
教師課後省思
文章中柯比意建築師對色彩的運用,此課程安排在配色練習之後欣賞並與濁色系色彩做連結,為了可以找出自我合宜的配色方式也避免受影響。但仍有少數學生聽到濁字就認為是髒髒的,負面的色彩。但透過對色彩學的認識,從低明度低彩度的方式說明,並帶入實際作品例子,更能了解其配色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