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 和平烏克蘭(搭配學校書活節—主題國家閱讀活動)
先從政治、經濟、音樂、繪畫、景點與美食介紹烏克蘭這個國家,再撥放烏克蘭被侵略前後的景象比對。請學生列出這個國家的人民因為俄羅斯入侵之後所喪失的人權有哪些,強化學生們對人權概念的認識與理解。
- 從閱讀到創作和平詩—1 (安妮新聞第11期第12版面-讀一讀,他們眼中的世界)
將 2022 年的安妮新聞第11期封面與聯合報的封面放在教室裡,給5分鐘先自由翻閱兩份報紙,目的在於先對這份報紙產生興趣,並能列出兩份報紙的差別。
接著閱讀第12版面的文章——《莫斯科紳士》,教師透過提問讓學生更能提取此篇重點,並做摘要報告。介紹文字詩與藏頭詩的範例,請學生們根據烏克蘭所受到的處境創作與和平相關的文字詩與藏頭詩。
- 從閱讀到創作和平詩—2(安妮新聞第11期封面色彩)
延續上次和平詩創作結果,請學生們寫下創作這和平詩的心情,再介紹基礎色彩意義與配色原則。 請學生們根據色彩與配色原則為自己所創寫的文字詩畫上插圖。
- 和平詩展覽
展示全班創作的和平詩,先選出符合色彩配色原則的作品(在作品旁貼上綠點點),再根據文字創作選出符合和平詩主軸的作品(在作品旁邊貼上紅點點),並各自說明這些選擇這些作品的原因。
課程目標
- 能閱讀不同文本,找到文章重點。
- 了解人權的基本概念與價值。
- 引發同理心,將烏克蘭人民所受的處境,運用文字詩和藏頭詩概念表現來。
- 能以色彩配色法,為文字詩和藏頭詩搭配符合主題的圖像表現。
- 透過文字詩和藏頭詩,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教師課後省思
大部分數學生都喜歡安妮新聞的排版與色彩配置,最吸引他們的是裡面有很多一般報紙所沒有的,例如英雄如何練成、黑潮漂流、與書籍文章介紹……等。唯一請我轉達給設計單位的就是字太小了。現在孩子眼睛太疲累了。透過彈性課程深入認識目前正處於戰爭的國家,搭配人權宣言,過程中的討論與分享更能引發學生們的同理心,進而創作出屬於他們的和平詩,而不是交作業心態的和平詩。有的還要求要帶回家完成。最後作品完成的評選與發表創作理念,對於六年級學生們都是一次印象深刻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