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Holidays | 美感教育

Happy Holidays

課程資訊
  • 學校:臺南市關廟區關廟國民小學
  • 教師:吳俊男
  • 課堂:彈性課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節課程將透過「生日的前世今生」一文,帶領學生學習「長話短說」的閱讀摘要技巧。首先,師生共讀文章,引導學生認識世界各地慶生習俗的演變:從古埃及法老的重生儀式、古希臘月亮女神的蛋糕典故,到中國受佛教影響發展出的慶生文化。

接著,將全班分組進行「摘要高手」活動,請各組運用關鍵字卡,找出文章中最重要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學生需要練習把冗長的段落濃縮成簡短的重點句子。最後,每組上台分享他們的摘要內容,全班一起討論哪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訊息。

延伸活動中,學生將探討現代慶生方式的創新,如「生日計畫」的善行概念,思考如何讓生日更有意義。透過這堂課,不僅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摘要能力,也能認識多元文化中的慶生傳統。

本節課程將透過「體驗不同的元旦習俗」一文,結合閱讀理解與美勞創作,帶領學生認識世界各地獨特的元旦文化。首先,師生共讀文章,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提到的各國特色元旦習俗。

在理解文章內容後,將選擇西班牙、菲律賓和丹麥這三個國家進行深入探討。學生需要查找這三個國家的國旗圖樣,並運用彩紙、色筆等美勞材料製作國旗。完成國旗後,在旗幟下方寫下該國的元旦特色:西班牙的「午夜12顆葡萄」、菲律賓的「圓形水果與點點裝」,以及丹麥的「摔盤子祈福」習俗。

最後,將全班作品布置成「世界元旦文化牆」,讓學生輪流上台介紹自己負責的國家。這個活動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各國文化的認識,也能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和藝術創作技巧,同時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課程目標

  1. 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夠從長篇文章中擷取重要資訊,並運用適當的摘要策略進行「長話短說」。
  2. 提升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透過認識不同國家的生日與元旦習俗,培養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與尊重。
  3. 強化學生的時序概念,能夠理解歷史發展脈絡,從古埃及、古希臘到現代社會的節慶演變。
  4. 發展學生的藝術創作能力,透過國旗繪製活動,學習色彩搭配和基本繪畫技巧。
  5. 增進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能夠清楚介紹特定國家的節慶特色,並與同學分享自己的作品。
  6. 培養學生的資訊統整能力,能夠將文本內容與視覺藝術創作結合,製作完整的文化展示作品。
  7. 發展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在分組活動中學習與他人協調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8. 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能夠比較不同文化之間的異同,並思考其背後的文化意涵。
  9. 提升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將課堂所學的文化知識連結到生活經驗,體認文化的多樣性。
  10. 發展學生的創意思考能力,能夠將閱讀內容轉化為具體的藝術創作,展現個人對文化的理解與詮釋。

教師課後省思

在執行這兩個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我觀察到幾個值得關注的面向。首先,在「生日的前世今生」活動中,部分學生在進行文章摘要時,容易陷入複製原文的習慣,無法真正掌握「長話短說」的技巧。對此,我調整了教學策略,設計「關鍵字卡」引導學生找出重點,並透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互相切磋、學習他人的摘要方法。

在「體驗不同的元旦習俗」活動中,我發現學生對於世界地理位置的認識相對薄弱,這影響了他們對各國文化脈絡的理解。因此,我加入了世界地圖標記環節,幫助學生建立地理空間概念,使文化學習更有脈絡可循。另外,美勞創作時,部分學生對國旗符號的繪製較為困難,未來可考慮準備基礎描圖範本,讓學生更專注於理解文化內涵。

展望未來,這類結合文化理解與藝術創作的課程可以進一步發展為校本課程。建議可以每月選擇不同節慶主題,讓學生透過深入淺出的閱讀材料,培養跨文化素養。同時,也可以加入數位工具的運用,讓學生運用平板電腦查找相關資料,豐富學習內容。

吳俊男
臺南市關廟區關廟國民小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