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透過教室及校園環境觀察,發現影響空間中構成美感的原因,並觀察校園環境的構成是否合宜;藉由鉛筆盒開箱文的文具排列體驗活動,感受文具經歸類安排而形成有秩序的美感畫面,藉文具排列的體驗,連結雜誌版面編排的構成,思考版面元素中圖、文與背景空間三者的構圖關係;第二階段利用餅乾排列認識構成方式(對稱、平衡…),應用構成的方式來設計印花布的版面構圖,透過樹葉及文字在書衣上的排版練習,最後槌染出樹葉圖案製作成書衣的封面。發現、體驗探索、應用三階段學習歷程,讓生活中構成的觀念漸影響孩子的心與眼,期望美感、美德教育雙管齊下發揮影響力。讓孩子真正感受構成在生活中存在的重要,並能動手整理週邊環境,建立美好構成的意識,並能將其能力擴大到影響社會環境,學習整體社會共好。

美感預期成果

  1. 發現自然之美:
    透過植物槌染發現大自然的植物色彩,體驗沒有化學顏料的反璞歸真生活,建立環境共存、共好的共識。
  2. 認知與理解構成的方法:
    透過食物擺盤的構成方法練習對稱、平衡、主從關係、分隔線、組合排列等,體會構成樣式,學習版面的排版構成方法。
  3. 構成的生活應用:
    (1) 透過觀察校園、家庭、房間,能注意生活環境細節,建立整齊秩序的觀念。
    (2) 透過認識立體空間中的構成,整理自己的書桌,發現有方法的分類與收納,讓構成的觀念漸內化於心與眼,成為一種生活素養。
    (3) 斷捨離的減法美學,學習簡單過生活,多不如少也是一種生活美學。
    (4) 及房間的歸類整理,讓生活中自然養成整齊秩序,成為一種生活素養。

教師課後省思

  1. 在觀察校園及美術教室後,當最後一堂課回到自己班級教室,請學生觀察教室並找出不好的構成,學生非常敏稅的馬上找出不對稱的電扇與電燈,甚至提出牆壁色彩及質感等其它屬於其他的構面發現,其中一班學生透過還透過家長幫忙,調整已脫落勾子的窗簾,學生已能自動發現並願意改變教室環境美感。
  2. 本課程計畫採用學思達教學法,希望學生多思考問題及解決方法,學生表示從美感活動中做中思考的方式,他們覺得和一般美術課很不同,對生活很有幫助,過程中嘗試錯後重修正再一次排列,美感課讓學生思考,並具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