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這是一堂結合閱讀理解、自我探索與創意表達的多元課程。課程以《安妮新聞》第15期「夢想」為核心媒材,引導孩子從三個層次探索夢想的樣貌。
首先,學生將透過「追夢者故事」分析,從報紙中尋找真實案例,學習他人如何設定目標、克服困難並實現理想,從中汲取榜樣的力量與實踐的智慧。接著,課程導入心理學工具「周哈里窗」,帶領學生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覺察活動。透過自我描述與同儕回饋,學生將拼湊出一個更完整的自己,理解「公開我」、「盲目我」、「隱藏我」與充滿可能性的「未知我」,並學習如何透過新嘗試來拓展潛能。
最後,課程將探索的焦點從「他人」與「內在」轉向「未來」。學生將具象化自己的夢想職業,透過肢體展演、攝影與藝術拼貼,創作出「夢想成真」的藍圖。整堂課從觀察、反思到創造,引導學生建立自信,勇敢地擘劃屬於自己的未來。
課程目標
本課程期望學生能達成以下目標:
【認知層面】
能閱讀並分析人物報導,歸納主角實現夢想的關鍵要素(動機、方法、困境與啟示)。
能理解「周哈里窗」四個象限(公開我、盲目我、隱藏我、未知我)的意義。
能連結個人特質與未來職業的關聯性。
【技能層面】
能運用平板等數位工具進行資料搜集與影像創作。
能透過文字、口語、肢體與藝術媒材,具體表達個人想法與未來願景。
能練習給予及接納同儕的正面回饋,並進行有效的人際溝通。
【情意層面】
能從典範故事中獲得啟發,培養面對挑戰的勇氣與毅力。
能透過自我探索活動,增進自我認同感,並以開放的態度看待自己的潛能。
能對自己的未來抱持正向的期待,並建立初步的夢想藍圖。
教師課後省思
在周哈里窗的課程中,部分孩子的「公開我」較少,並非因為他們真的較少表達,而是由於所使用的詞彙不同所導致。下次可以考慮為孩子們提供一些固定的詞彙來描述彼此,這樣能增加表達的重複性與一致性。
在「夢想職業」的拼貼創作環節中,下次可以提供更多樣化的現成圖片素材,讓畫面更為豐富,同時也能讓那些手繪能力較弱的孩子有更多拼貼的選擇,從而提升他們的創作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