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臉譜秀 | 美感教育

青春臉譜秀

課程資訊
  • 學校:臺南市立成功國民中學
  • 教師:蔡世惠
  • 課堂:社團課
Read More

課程簡介

將〈安妮新聞〉的閱讀經驗結合報紙內容主題、深化思維,回歸生活中的美學素養啟發。

課程分為三節數進行,首先,從《安妮新聞》第十期中的「看圖說情緒」的「圖像」開啟課程閱讀,由6-7頁中各圖像中的圖形、顏色的設計,所帶給讀者的感受,進行文本閱讀的探索;教師進一步就學校所在位置歷史溯源,引導學生返歸過去此處為國民政府來台時的軍營及眷舍所在地的史實認識了解,進而就昔日眷民生活中重要視覺娛樂之一國劇作為學習素材,以「臉譜」與圖像美感產生連結,強化色彩、比例、結構等構面覺察能力,並藉由實作強化美感經驗。最後,一起用創作佈置樓梯間牆面,開啟校園「美藝道」的空間,打造校園持續進行美感認知、模仿、創造等學習歷程,展現多元文化藝術。

課程目標

(一)課程符合的十二年國教學習核心素養

藝-J-A2 嘗試設計思考,探索意識實踐解決問題的途徑。

藝-J-B1 應用藝術符號,以表達觀點與風格。

藝-J-B2 思辨科技資訊、媒體與藝術的關係,進行創作與鑑賞。

藝-J-B3 善用多元感官,探索理解藝術與生活的關聯,以展現美感意識。

閱 J5 活用文本,認識並運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所使用之文本。

科 J13 展現實作活動中的創新思考能力

(二)課程對應的學習表現

視1-IV-1 能使用構成要素和形式原理,表達情感與想法。

視2-IV-1 能體驗藝術作品,並接受多元觀點。

視3-IV-3 能應用設計思考及藝術知能,因應生活情境尋求解決方案。

國5-IV-4 應用閱讀策略增進學習效能,整合跨領域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5-IV-5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理解議題內涵及其與個人生活、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教師課後省思

在閱讀《安妮新聞》的過程,一直希望能與在地文化故事能結合,第10期的情緒圖像呈現方式,引導讀者細細觀察著圖像構成的線條及配色,這樣的觀察與感受過程,正與教師想帶領今日學生對昔日住民看國劇娛樂的國劇臉譜「閱讀」認識模式相同,因此,結合這一期安妮新聞內容進行課程活動的設計。

結合閱讀各項策略的學習及運用,自己透過教學觀察發現,學生從「感受性」層面來認識國劇臉譜所反映的角色特性時,能有種新鮮感、有趣性,更進一步想了解顏色與性格配對的心理測驗分析訊息;從平面模仿繪製臉譜到立體創作的技能學習,再到自己喜愛的動畫、偶像角色圖案的創作過程,學生能保持學習動機強烈,且從其成果作品亦能見角色的多樣性及設計的活潑度。

本次課程在創作時,自己選擇運用麥克筆及小型面具紙模型作為材料,乃因其方便且易取得,唯獨在作品的保存上,如何能夠維持不潮濕、不變形及不褪色,是必須克服的事,自己最後選擇以保鮮膜方框收納盒來固定及展示,效果還不錯;這次教學經驗也讓自己反思,在創作時如運用拼貼、或是塑膠面具模型塗繪、或以壓克力顏料上色等方式來設計,或許會得到不一樣的效果,下次可以納入教學設計中。

蔡世惠
台南市立成功國民中學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